听医生的话|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会人传人吗?重庆人如何驱蚊?

人民网重庆8月4日 随着高温多雨天气持续,伊蚊进入繁殖高峰,其叮咬威胁正悄然升级。它们不仅是睡眠的破坏者,更是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潜在传播者。
人民网重庆频道、成渝发布医学科普类栏目《听医生的话》联合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副研究员王政,和大家一起了解如何科学防蚊。
1.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是什么?
均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而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又有不同。
2.主要症状有哪些?
主要症状均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但关键区别在于关节症状、出血倾向和疾病进程。
基孔肯雅热一般急起发热,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肩等大关节,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半数以上病例会出现皮疹。
登革热可反复发热,关节疼痛以膝盖、肩膀等大关节疼痛为主,有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再次感染时易患重症。
居民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详细发病进程。
3.传播途径有哪些?
两种疾病均由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传播的媒介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重庆主要是白纹伊蚊。
值得注意的是,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一般不会直接人传人,而是通过蚊子叮咬循环传播。
4.有哪些预防方法?
及时清理家中各种容器的积水,水培植物和泡菜坛坛沿水至少每周换水一次,并洗刷积水容器内壁,泡菜坛坛沿水中可加适量食盐,约1-3勺,能减少蚊虫孳生;同时可使用蚊帐、纱窗、电蚊拍等物理方法防蚊灭蚊,也可使用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杀虫气雾剂等化学手段灭蚊。
另外,蚊虫喜欢叮咬的人群与血型无关,一般体表温度较高,挥发性气味较浓重的人群更易被蚊虫叮咬。外出时可做好防蚊措施,穿浅色长袖长裤,暴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
5.如何防蚊灭蚊?
·孳生蚊虫
有积水的地方都容易孳生蚊虫,如花盆底座、泡菜坛坛沿、水培植物容器、未加盖子的水缸、废旧轮胎、凹凸不平的塑料布、废弃饮料瓶、啤酒瓶、切断的竹筒、大片树叶等;花园、阳台和顶楼种菜、种花的存水容器也是重要孳生场所。
·日常着装
以浅色为主,尽量不穿黑色衣裤,可穿轻薄的长袖长裤。
·驱蚊产品
一般来说,有WP农药登记证号标识的驱蚊液均能有效防蚊,主要成分包括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羟哌酯等。
驱蚊效果与有效成分浓度和剂型有关,有效成分浓度越高驱避效果越好。去植被多、蚊虫密度较高的场所,可选择有效成分含量10%以上的驱蚊液,日常出门选择有效成分含量5%左右的驱蚊液即可。
同时,不同剂型中霜剂效果最好,其次为膏剂、乳剂和喷雾剂,但2岁以下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
·空调驱蚊
一般温度降至15℃以下才能显著抑制蚊虫活动,降至10℃以下蚊虫才停止活动,所以开空调降温不能完全杜绝蚊虫出没,只能在一定程度下减少蚊虫活动。
王政。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图
内容指导:
王政,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卫生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昆虫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术委员会科学性审查专家组成员、动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青年编委。(胡虹、施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