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重庆未戒所:以实干践行初心 用服务温暖民心

2025年08月22日17:06 |
小字号

近日,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 “未戒所”)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开门搞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常态化开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大局”工作,把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的承诺转化为一件件具体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所长接待日:架起“零距离”的沟通桥

“警官,我这孙子从小没了爹娘,跟着我过,现在又沾了毒品被送来这里……他还能变好吗?”在探访大厅,70岁的张阿婆紧紧攥着未戒所所长余长江的手。这是未戒所“所长接待日”里常见的场景——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在探访大厅的接待台前,与家属面对面坐下,听他们倾诉焦虑,为他们答疑解惑。

“您放心,我们这里有专业的心理矫治团队、康复训练团队和戒毒医疗中心,每天都会给戒毒人员开展综合戒治工作。经过康复训练,下次你再来探访的时候,您会亲眼看看他的变化。”余长江接过阿婆手里的照片,指着照片上青涩的少年说,“您看他眼睛多亮,只要好好戒治,一定能找回原来的样子。”

接待台前,类似的对话不断上演。戒毒人员肖某的母亲焦急地询问:“余所长,我儿子当担保人的这笔钱,现在借款人跑了,债主天天上门,这可怎么办?”余长江耐心解释:“担保责任得看合同具体条款,您先别急。我们所里就有民警法律援助工作室,我让民警免费帮您分析。”说着,他又拿起笔在便签上写下联系电话和地址,“这是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您也可以直接去,他们也会帮助你们的。”

一旁的所政管理科科长叶俊则被几位老人围住,大家手里都捏着未戒所发放的《所务公开手册》。“小叶科长,这农行扫码付靠谱不?我家老头子眼神不好,上次输错了数字,钱没到账……”68岁的李大爷举着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转账页面。叶俊接过手机,手把手教老人核对账号:“您看,这里有个‘未戒所专属转账’标识,输完金额后点这个,系统会自动校验。

据统计,当日接待日共发放《为民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20 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满意度达100%;接待12名戒毒人员家属咨询,现场解决疑问9件,协调对接法律援助、生活保障等事宜3件。离开时,张阿婆把余长江写着“有事随时找我们”的便签小心翼翼地塞进内衣口袋,抹着眼泪说:“你们不光管孩子戒毒,还管我们这些老人的难处,太感谢了。”

多部门联动:为困境家庭撑起一片天

“周大队长,我对不起我姑娘……要是她有个三长两短,我活着还有啥意思?”在未戒所一大队谈话室,戒毒人员叶某双手捂着头,肩膀剧烈颤抖。这个38岁的汉子,说起女儿时,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一样沙哑。

叶某来自渝北区,因吸毒被送入未戒所后,妻子不堪重负离家出走,13 岁的女儿小叶便由72岁的外婆照顾。由于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小叶患上抑郁症,不仅辍学在家,还时常出现自残行为。外婆年事已高,既不懂心理疏导,也无力辅导功课,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日渐消沉。

“你在这儿好好戒治,家里的事我们来想办法。” 一大队大队长周围一边递过纸巾,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当天下午,周围就带着副大队长罗代雄、宋春晓来到所领导办公室,将叶某家庭情况汇报后,一场“所内戒治+所外帮扶”的联动计划迅速启动。

所内,罗代雄每周三次与叶某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用 “家庭责任清单”帮他梳理人生规划:“你姑娘说,等你出去了想一起去逛动物园,这就是你好好戒毒的动力。”宋春晓则主动联系叶某的母亲,定期进行视频会见,让父女俩能“面对面”聊天,看着屏幕里女儿慢慢露出笑容,叶某的戒治积极性明显提高。

所外,周围和回归指导大队大队长蒋宇兵分两路:蒋宇对接渝北区禁毒委,协调将小叶纳入“涉毒家庭未成年人关爱计划”;周围则带着小叶的情况说明,先后走访渝北区妇联、团委和所在学校。经过多次沟通,学校同意为小叶减免学杂费,并安排班主任和心理老师“一对一”辅导;渝北区妇联链接了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派心理咨询师上门为小叶做心理干预;团委则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到家里辅导功课。

三个月后,好消息传来:小叶的抑郁症状明显缓解,不仅主动要求回校上课,还在作文里写道:“妈妈走了,但戒毒所的叔叔阿姨和学校的老师都在帮我,爸爸说他很快就会回来,我要好好等着他。”

当叶某的母亲在探访时把女儿的作文读给儿子听时,电话那头的叶某泣不成声:“我一定好好戒毒,出去后再也不碰毒品,好好陪女儿长大。”而老人握着周围的手说道:“你们是真把孩子当自家娃疼啊,这份情,我们记一辈子。”

“群众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余长江说道。从探访大厅里的耐心解答,到跨部门联动的暖心帮扶,未戒所的民警们用一件件实事,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下一步,未戒所将持续常态化开展“三服务”,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发动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做贡献,主动到基层一线扛责任,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胡晓未)

(责编:秦洁、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智慧气象赋能品牌升级 重庆让气候资源“变现”
  人民网重庆8月22日电 (刘政宁、姚於)8月21日,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本次大会以“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为主题,由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支持。…
“疆电入渝”工程输送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
  人民网重庆8月15日电 截至8月15日3时,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自6月10日投运以来,累计输送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单日最大输送电量近1亿千瓦时,约占重庆全市日均用电量的五分之一,为重庆能源保供和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重庆送变电公司员工在嘉陵江畔开展“疆电入渝”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跨江组塔。…
办实事|网友反映景区商铺乱堆放 丰都:迅速整改
  人民网重庆8月10日电 (陈琦)“景区大门是代表一个景区的形象标志,可是有商户在此堆放各种物品,杂乱不堪,建议相关部门维护景区环境形象。”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对丰都县雪玉洞景区“美中不足”的现象提出建议,获得当地旅游部门迅速整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