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伙伴计划”聚“新”力 社区治理焕新颜

遇到电动车起火了,你该怎么办?8月21日,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举行了新就业群体消防应急知识培训,提升骑手小哥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助力社区消防安全宣传,同时还为参加社区摄影比赛的骑手小哥进行颁奖,不断推动新就业群体和城市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渝中区委社会工作部创新实施新就业群体“社区伙伴计划”,从治理、服务、安全、文明四个维度入手,通过加强联系、增进互动、鼓励参与、强化激励等方式,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变为“社区主人”,在街巷间织就“双向奔赴”的温暖治理网。
人和街社区举行新就业群体消防应急知识培训。任峰摄
培育社区治理伙伴 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小区门口的临时停车位不够用,能不能多安排几个?”在人和街社区季度暖新工作室例会上,美团骑手何汶锋向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等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为让新就业群体“说话有人听、建议有人办”,人和街社区以党建为纽带搭起共治平台:成立新就业群体功能型党支部,纳管快递员、房产中介等流动党员11名,通过“红‘新’导师课”让新就业群体党员先学一步、带头参与;每季度邀请一线骑手召开座谈会,形成《服务需求动态清单》,针对性解决安全保障、健康关爱等需求。
“以前觉得社区治理是居委会的事,但现在我们的快递员看到杂物堆占消防通道、路灯损坏,拍张照发群里,社区很快就处理。”顺丰站长王志成说,自己还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提了建议。
新就业群体的融入,让人和街社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愈发灵敏。
培育社区服务伙伴 暖心服务解烦忧
“杨老师,妮妮今天还要上法语课吗?我帮你留个前排座位。”志愿者在暑期托管班门口,笑着跟外卖员杨化打招呼。杨化说:“以前暑假孩子没人管,只能锁在家里,现在社区托管班免费,还教手工、法语,我送单都安心。”
这是人和街社区四季“新”关爱计划的一个缩影。针对新就业群体“全天在路上”的痛点,社区打造“1+6+12”立体化党群服务矩阵——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6个功能平台、12个服务网络为支撑,推出“3+X”服务:充电、休息、茶歇是基础,政策咨询、心理咨询、家属技能培训等“X项服务”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
今年夏天,天健工程咨询公司走进社区,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送上“清凉礼包”。社区针对季节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制服务”:秋季为困难家庭子女送助学书包,冬季给骑手发暖手宝,元旦春节慰问困难家庭、表彰优秀骑手等。
摄影比赛颁奖现场。任峰摄
培育社区安全伙伴 织密社区安全防线
为让新就业群体既懂自我保护,又能守护他人,人和街社区开设“梦想‘新’课堂”:每季度教交通安全、应急救护、防诈骗知识,通过“理论+实操”让骑手们学会CPR、灭火器使用,成为社区里的“流动安全宣传员”。社区还与外卖员、快递员建立了“安全信息互通”机制,骑手在配送中发现独居老人异常、消防隐患等情况,可第一时间反馈网格,成为社区安全的“流动哨兵”。
“他们每天跑遍大街小巷,最容易发现安全隐患,助力社区守好安全线。”人和街社区书记鱼雪梅说。目前,已有10名优秀骑手担任“社区观察员”,辐射带动100余名新就业群体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及时有效上报安全隐患排查等问题。
培育社区文明伙伴 传播社区文明新风
近日,50余名外卖员、快递员参与了“垃圾分类新时尚・骑手先锋伴我行”活动,他们插着小旗的配送车穿梭在街巷,成了人和街社区里一道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社区还通过“母城‘新’光计划”,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快递小哥的10个微光瞬间”故事征集、“镜头里的母城”摄影赛……新就业群体纷纷用手机拍下配送路上的一幕幕场景,不少居民看到后不禁感慨:“原来他们这么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
下一步,渝中区委社会工作部将进一步深化“社区伙伴计划”,着力营造关心尊重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推动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让“新力量”持续为超大城市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让社区焕发出更具活力的“新面貌”。(任峰、李子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智慧气象赋能品牌升级 重庆让气候资源“变现”
- 人民网重庆8月22日电 (刘政宁、姚於)8月21日,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本次大会以“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为主题,由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支持。…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