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动后情绪失调?可能是“适应障碍”在作祟
2025年08月25日15:16 |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变动,比如搬家、换工作、转学等。面对这些变化,大多数人经过短暂调整就能适应,但也有一部分人会陷入持续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退缩,这可能是患上了“适应障碍”。它就像心灵的“感冒”,虽然常见且不严重,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什么是适应障碍?
重庆优眠医学中心总院长蒙华庆介绍,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病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包括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
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
发病常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出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或烦恼,感到不能应对当前的生活或无从计划未来,失眠、应激相关的躯体功能障碍(头疼、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社会功能或工作受到损害。有些患者可出现暴力行为,儿童则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
成年人多见情绪症状,以抑郁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体重减轻,有激越行为。以焦虑为主者,则表现为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心慌、呼吸急促、窒息感等;青少年以品行障碍为主,表现为逃学、斗殴、盗窃、说谎、物质滥用等;儿童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退行性行为,以及无故躯体不适等含糊的躯体症状。
蒙华庆表示,适应障碍是生活变故后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了解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或亲友的情绪变化。关键在于认识到,这是一种对异常情况的正常反应,并且通过积极调整,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顺利康复。(重庆优眠医学中心)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智慧气象赋能品牌升级 重庆让气候资源“变现”
- 人民网重庆8月22日电 (刘政宁、姚於)8月21日,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本次大会以“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为主题,由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支持。…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