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以城市更新为抓手 着力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08月26日08:14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嘉宾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席红

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党委书记、主任 周艳春

北碚区龙凤桥街道党工委书记 杨元凯

林同棪国际中国副总裁、重庆市可持续城市更新创新中心主任 黄聪

主持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邱小雅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把“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理念贯穿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全过程各环节,突出群众所愿即城市所向,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为牵引,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推动群众生活面貌、城市环境风貌不断展现新气象。

近年来,重庆通过城市更新打造了民主村、山城巷、戴家巷、龙门浩、下浩里等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更新项目,还入选了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城市更新行动示范城市。未来,重庆还将如何发力?8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邀请相关嘉宾进行访谈。

城市风貌提升

城市风貌是城市气质与底蕴的直观体现,也是提升宜居品质的重要方面。

席红介绍,近年来重庆大力加强城市建筑与风貌管理,坚持“留改拆增”并举、把“留”放在首位,深度挖掘老建筑、老街区、老厂房等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传承具有重庆地理人文特征的传统地名,在城市更新中塑造城市调性、彰显城市个性,让城市有机生长。

渝中区戴家巷是一条老街。这里人流如织,墙体彩绘融入了火锅、吊脚楼等本土元素,洋溢着浓郁的山城韵味与市井烟火气。然而,此前这条连接解放碑商圈与嘉陵江岸的重要纽带,却是另一番景象:街巷狭窄、建筑老旧、崖壁垃圾堆积,原有居民陆续迁离。2018年,渝中区启动戴家巷立体更新改造项目。坚持依山就势、有机更新的理念,对原有建筑实施“微改造”,保留街巷肌理,同时优化临江崖壁区域,新建步道1100米,在垂直立面上打造出吊脚楼等6处景观节点和5个观江平台。如今,戴家巷已从破旧棚户区转型为繁华的商业街区和热门观景地,成为重庆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

“重庆城市更新始终面对复杂地形的制约,如可用土地稀缺分散、交通组织难度大等,但近年来正逐步将制约转化为特色,塑造出不可复制的城市魅力。”黄聪说,重庆作为一座山水城市,在城市更新中,“依山就势”成为关键策略,通过错落布局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形成丰富多变的天际线、山脊线和水岸线;并充分利用山坡、崖壁、桥下、江岸等“边角地带”,打造出一批极具山城特色的高品质公共空间,既缓解了用地约束,也强化了城市辨识度。

席红介绍,在城市更新中,重庆还注重推动城市能级与产业能级协同提升,通过全面梳理和盘活闲置空间,积极引入社会资源,着力打造更多受年轻人青睐的生活、消费和创业新场景,为群众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以江北区为例,毗邻观音桥商圈的塔坪片区已全面焕新,利用区位优势,江北区将原有低效住宅和江北纺织仓库老厂房改造为联合办公空间,并规划特色市集摊位,导入一批小而精的高创新度、具有独特文化调性的社区品牌,构建充满人文生活与艺术美学的“北仓文创区+北仓里创意生活带”,实现商圈与后巷连片成片发展。

周艳春介绍,该区域已新增创业主体300余家,吸引社会投资约4000万元,年产值累计达到5亿元,成功实现产业焕新与空间激活,将城市“边角余料”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发展热点。

周艳春表示,目前,观音桥商圈的功能品质提升已纳入全市15个功能品质提升示范项目之一。观音桥东环道2号天桥改造工程等5个子项目已于今年4月完工,洋河星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首开区已在全市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中率先呈现;整体工程有序推进,力争到2027年将观音桥商圈打造成畅行到家、出门见景、全龄友好、共建共享的活力商圈。

人居环境改善

城市更新不仅在于地标焕新,还在于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成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城市面貌的重要民生工程。

“重庆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实现从造房子向造家园、造生活转变。”席红说,在具体实施中,重庆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危旧房、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着力加快补齐社区食堂、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务短板,不断完善小区停车、充电、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

北碚区龙凤桥街道龙凤社区是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典型代表。该片区的多个小区建成年代久远,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消防设施不足、路面破损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实施改造成为居民多年的共同期盼。

“我们通过召开院坝会、入户走访、线上线下公示施工方案等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保方案更贴合实际需求。”杨元凯说,针对不同老旧小区的改造内容也是“私人订制”。例如军休小区大部分房屋室内及楼梯间墙皮出现脱落、变污、粉化,项目方对室内墙面进行修补粉刷,让原本破旧斑驳的墙体脱下“灰”衣;衡器厂家属区内车位规划不明,车辆随意停放,项目方对小区内的车位重新规划,有效化解了居民“停车乱”的问题。

周艳春介绍,江北区在城市更新中,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两个短板,打造消费、生活、创业三个新场景,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老旧小区环境提升。

其中,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是重庆市纳入全国首批完整社区试点建设的五个社区之一。江北区聚焦居民安全隐患,开展老旧小区楼道公共空间专项整治,特别针对老旧小区“空中蜘蛛网”问题,创新摸索出“室内飞线进盒、室外飞线下地”模式一次性解决,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江北区老旧小区飞线下地项目操作手册》。

席红表示,到2027年,重庆计划更新改造老旧小区1800个、城中村150个、危旧房2.94万户,改造老旧电梯1万台,打造现代社区100个。同时,将按照整体谋划、连片打造、一次成型、集中呈现的思路,推动城市更新从小区延伸到街区、再到片区,精心打造30个以上城市更新示范片区,全面提升城市的舒适性、活力和品质感。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持续发力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其中交通缓堵促畅与路网更新更是重中之重。

席红介绍,当前重庆正积极推进包括宝山大桥、陶家隧道、科学城隧道在内的一批重大城市路桥隧项目,着力打通未贯通道路,完善配套路网,加密次支线路,并优化山城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切实破解“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

以渝中区歇台子隧道两侧市政道路为例。该路段位于虎歇路与红岩村大桥歇台子连接线隧道交叉口,是连接长德一支路与虎歇路的重要节点,横跨渝中区与九龙坡区。此前因隧道通车后两侧道路未同步建成,这里形成“断头路”,严重影响周边多个小区居民的日常出行。

今年,市住房城乡建委在推进中心城区缓堵促畅和交通治乱工作中,迅速响应,督促九龙坡区、渝中区加快歇台子连接线隧道口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现场踏勘,深入剖析项目难点,制定详细建设计划,明确时间节点与任务分工,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该项目已于今年4月底顺利通车,显著改善了歇台子区域的交通状况,有效解决了周边居民出行难问题。

席红介绍,重庆还持续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推动4号线西延伸段、18号线北延伸段、15号线、24号线、27号线等一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运,并同步谋划和推进第五期轨道交通项目。

预计到2027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75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70%。同时,实施轨道站场品质提升行动,完善“轨道+公交+步行”便捷换乘系统,让市民上班路更高效、回家路更舒适。

席红还称,重庆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持续发力,加快智能感知设备安装、强化AI赋能,提升数字管线、城市内涝治理等重大应用的实战能力,实现以数字化推动治理升级、管理优化、企业便利和民生改善。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智慧气象赋能品牌升级 重庆让气候资源“变现”
  人民网重庆8月22日电 (刘政宁、姚於)8月21日,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本次大会以“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为主题,由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支持。…
“疆电入渝”工程输送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
  人民网重庆8月15日电 截至8月15日3时,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自6月10日投运以来,累计输送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单日最大输送电量近1亿千瓦时,约占重庆全市日均用电量的五分之一,为重庆能源保供和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重庆送变电公司员工在嘉陵江畔开展“疆电入渝”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跨江组塔。…
办实事|网友反映景区商铺乱堆放 丰都:迅速整改
  人民网重庆8月10日电 (陈琦)“景区大门是代表一个景区的形象标志,可是有商户在此堆放各种物品,杂乱不堪,建议相关部门维护景区环境形象。”近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对丰都县雪玉洞景区“美中不足”的现象提出建议,获得当地旅游部门迅速整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