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与应对适应障碍
2025年08月26日17:02 |

适应障碍是一种由可识别的生活环境变化或应激事件引发的心理反应,如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显著改变等。当个体面临此类变化时,若出现持续的情绪或行为不适,可能意味着出现了适应障碍。
重庆优眠医学中心总院长蒙华庆介绍,该障碍的诊断通常依据以下几方面:存在明确的生活事件作为诱因;患者表现出难以适应当前处境,出现如抑郁、焦虑、退缩或生理功能紊乱(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症状;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害。这些症状一般在应激事件发生一个月内出现,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
适应障碍需与抑郁障碍及人格障碍等进行区分。其治疗以心理干预为主,重点在于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协助恢复社会功能,防止病情慢性化。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旨在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方式、改善情绪表达与应对策略。若情绪症状较为突出,也可在专业指导下短期配合药物辅助治疗,以缓解症状、支持心理康复。
适应障碍在积极应对与适当干预下,大多可在数月内得到缓解。对于出现相关症状的人群,建议采取以下方式:
1.接纳自身情绪状态,避免回避或压抑感受;
2.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与可信任的人沟通倾诉;
3.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培养兴趣;
4.如症状持续并对日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蒙华庆表示,该障碍如同心理上的“一次感冒”,普遍而可治。通过科学认识、及时干预和有效支持,绝大多数人都能够重回健康、恢复正常生活。(重庆优眠医学中心)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智慧气象赋能品牌升级 重庆让气候资源“变现”
- 人民网重庆8月22日电 (刘政宁、姚於)8月21日,第三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大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本次大会以“挖掘生态产品气候价值,释放气候经济发展潜能”为主题,由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共同支持。…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