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近日,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将金融消保宣传作为核心重点,助力市民守护财产安全、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念。

金融知识教育宣传进校园活动。中行重庆市分行供图
其中,中国银行重庆合川支行组织员工走进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向过往学生发放宣传折页,将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同学们。同时,工作人员还提醒同学们,要珍惜个人信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对待超前消费。
中国银行重庆两江分行金渝大道支行联动中银证券走进社区,在社区内精心设置了“金融网格社区打卡点”,吸引居民驻足参与金融知识小课堂。支行与中银证券的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普及基础金融产品、理性投资理念、个人信息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等知识。
中国银行重庆九龙坡支行运用城市公共交通卡敬老卡升级工作开展的契机,聚焦老年人日常金融消费场景,针对养老诈骗案件中常见的“虚假养老投资”“保健品消费返利”“仿冒亲属借款”“虚假社保补贴”等典型骗局,组织专业宣传团队走进便民公交卡办理点开展对老年群众的“面对面”宣讲。
中国银行重庆渝北支行来到社区广场,设置“金融知识答题区”“反诈口诀游戏区”“金融网格打卡区”“便民服务咨询区”四大区域,为社区群众送金融知识上门,通过展板展示、案例讲解、趣味游戏等形式,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向群众进行讲解,结合近期高发的“刷单返利”“养老诈骗”等案例,重点解析非法集资、虚假投资理财等常见套路,获得社区居民高度认可。居民纷纷表示:“这种‘游戏+知识’的形式很新颖,学到了实用的防骗技巧。”

宣传金融知识。中行重庆市分行供图
中国银行重庆江北支行凤澜路支行作为“红金渝”金融网格驿站,积极履行金融服务社会责任,面向网点客户组织开展了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知识普及与投资理财专题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讲解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向客户介绍了常见理财产品的特点、收益与风险特征,并就如何根据个人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提供了专业建议。
中国银行重庆永川支行在“风险提示送上门”进校园活动现场,以我行原创IP“消保妹妹”形象为依托,制作了“消保妹妹”转转乐、卡通立牌、手持宣传牌等,在展示区向学校师生重点宣传“远离非法集资”、“识别刷单诈骗”、“保护个人信息”、“拒绝非法中介和校园贷”等金融安全知识,同时引导师生们通过我行特色线上宣传途径——“消保妹妹知识大闯关”开展线上答题闯关,得到了学校师生的认可与好评。

宣传金融知识。中行重庆市分行供图
中国银行重庆万州分行在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中,生动演绎短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巾帼在行动》和《守护养老钱袋子》,以居民身边可能发生的真实案例为蓝本,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养老领域金融陷阱的防范技巧具象化呈现,充分凸显“适当的金融产品通过适当的渠道提供给适当的消费者”——“三适当原则”。在手工制作体验区,居民们拿起画笔,在带有金融知识印章的团扇上勾勒图案。一把把独一无二的 “金融主题团扇”既是精美的手工艺品,也是移动的“金融知识卡”。
中国银行重庆綦江支行走进社区,利用社区居民晨练“坝坝舞”时间,通过现场发放宣传手册、一对一讲解等形式,向群众详解假币识别技巧,通过真实案例讲解诈骗手段,揭示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风险,向消费者介绍国债等金融产品的特征,普及投资理财金融知识,提醒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念,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投资理财产品。
接下来,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将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持续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辖内金融网格员进一步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社楼栋、社区商圈、校园、养老机构等地,将风险提示送上门,打通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