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人大代表“全程盯” 助推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近日,人大惠民街道工委组织巴南区人大代表、议事代表,联合规划建设职能部门,对辖区龙凤村2025年票选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小康至玉皇乡村公路建设工程开展竣工验收,用精准监督助推项目落地见效。
人大代表紧盯全过程实施。巴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乡村公路曾因与交通要道存在0.5公里的联通不畅,成为村民出行的“堵点”和发展的“痛点”。在2025年村级民生实事票选中,小康至玉皇乡村公路建设项目高票当选,承载着周边村民的期盼。
项目启动后,人大街道工委迅速组建由代表组成的监督专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将监督贯穿施工全过程。代表们依托“进站接待”“入户走访”等形式,实时收集村民对路面宽度、排水设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施工方优化方案。施工关键阶段,代表们每周至少两次赴现场巡查,重点监督原材料质量、路基压实度及施工工艺标准,对发现的路面平整度不足等问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推动问题闭环解决。
验收组采取“现场核查+台账查阅+群众问询”的方式开展工作。沿着泥结石乡村公路一路前行,验收组对照施工方案核查路面宽度和结构。经综合评定,该工程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顺利通过验收,看到崭新的道路,村民代表难掩喜悦。
“民生实事由群众点单、代表票决,更要靠代表监督、群众评议。”区人大代表吴同利表示,会持续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群众检验。
“从‘群众盼’到‘代表盯’再到‘实事成’,这条公路是人大监督助推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踪道路后期管护情况,督促建立长效养护机制,让“民心路”始终保持畅通,切实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此次验收是人大惠民街道工委深化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的重要举措,通过“票决定项目、监督保质量、评议看成效”的闭环机制,让民生工程真正贴合群众需求。(巴南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