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舌尖” 重庆食农产业“链”出全球新图景
近年来,重庆市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的主抓手,并将其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作为三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强力推进。
为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10月15日至17日,2025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新食力·新生态”为主题,聚焦食品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高质量、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界嘉宾,共同擘画开放协同、创新引领的现代食农产业新图景。
在备受瞩目的爆品发布环节,“桥头食品”“德佳午餐肉”“周炜毛肚”“华橙兴NFC纯橙汁”等近20款明星产品集中亮相,展现了重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品牌实力。

开幕式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据悉,自2023年以来,重庆每年举办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面向国内外展示重庆赋予食农产业战略支柱产业地位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积极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
目前,大会历经精心培育,汇聚全产业链资源和智慧,打造行业嘉年华活动,已成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食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五千亿级集群目标加速推进
近年来,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持续优化,韧性持续增强,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正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喜人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农产品加工业全口径总产值突破3300亿元,规上企业达1356家,较2020年增长18%,其中粮食加工、果蔬加工等9个细分行业产值破百亿元。

来自各区县的食农产品亮相展会。主办方供图
在政策层面,重庆构建“1+4+N”政策框架,出台“黄金十条”“金融10条”等专项政策,有效破解融资、物流等发展瓶颈;在产业层面,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提质增效,金沙河面业、中粮集团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推动重庆从粮油主销区向产销平衡区加速转变。
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10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53个数字化车间、10个智能工厂;通过“爆品”发布、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助力“梅见”青梅酒年销破10亿、涪陵榨菜出口80国,产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从“重庆制造”到“重庆智造”
在冲刺五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的进程中,重庆将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置于首位,着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通过持续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聚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夯实产业创新基础,为食农产业生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主峰会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在主峰会上,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发布了与重庆合作研发的 “2023-2024年度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共41项成果,覆盖脉冲、蔬菜等优势产业集群。
例如,针对石柱县辣椒资源研发的“辣椒分子精准识别技术”,首次实现了对重庆地产辣椒香味物质的特征化解析与热诱导风味的精准识别,为打造高端火锅底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颠覆性技术引领,才能实现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资深首席科学家、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强表示。
随着科技持续注入,产业链不断优化,未来重庆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食品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创新高地、示范窗口和“世界火锅之都”。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多措并举共筑产业新生态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引领现代食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政策支持方面,重庆正着力畅通全球产业通道,统筹规划货物进出口大通道与关键节点,全面增强战略通道的支撑能力;持续优化政策服务供给,迭代升级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制定降低能源、物流及营销成本的专项指导方案;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落实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覆盖全要素、全流程的系统性支持。
在企业实践层面,重庆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迭代升级步伐。以檬泰科技为例,依托自主开发的“柠檬全果六分离”技术,实现了从一颗柠檬中精准提取果皮精油、果汁、果胶、膳食纤维等多种高附加值成分,真正做到“吃干榨尽”。这一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柑橘产业的附加值,也为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在销售环节,京东通过“政府授权+平台运营+企业供货”的三角协同模式,助力地方特产高效对接全国市场。目前,京东已在全国开设超过2500家特产馆,其中重庆地区达30家。截至2025年10月,重庆特产馆销售额同比增长108%,有效推动了地标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探索食农产业新模式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是重庆制造业的“压舱石”,更是乡村振兴的“连接器”。
在同期举办的2025百县百业协同发展区县长圆桌论坛中,数十位来自重庆及多个外省州的区县长齐聚,以“协作新势力”为主题,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百县百业协同发展区县长圆桌论坛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聚焦火锅这一重庆特色产业,各区县展示了从食材供应到品牌塑造的全链条协同构想。
巴南区依托公路物流基地及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加快构建辐射广泛的火锅食材集散枢纽;江津区作为青花椒主产区,携手四川泸州等地共建“花椒产业带”,以标准共建、技术输出与品牌共享推动“江津花椒”走向全球;永川区则凭借“永川豆豉”这一风味名片,强化其在川渝火锅底料中不可替代的“增鲜”功能,致力于成为火锅风味稳定的核心供应商;荣昌区的猪肉、石柱县的辣椒等,也作为“麻辣经济圈”的关键拼图,提出标准化、品牌化的提升路径。

展会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此外,多地还分享了跨区域协作与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黔江区与山东日照共建“飞地产业园”,通过“五五分成”机制引进海鲜加工、珠兰花茶等项目,实现资源互补与利益共享;丰都县围绕肉牛、麻辣鸡等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联动大型商超,构建起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产值规模显著提升;彭水县在红薯产业中推行“小步快走”的数字化策略,将有限资金精准投入智能化改造,赋能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展会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从顶层的政策引领,到科研的精准赋能;从区县的特色实践,到企业的生产投入,再到电商平台的渠道革新——重庆正以全链协同、开放融合的姿态,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从 “市井烟火”走向 “全球餐桌”。(潘珍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