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1142.97公斤!重庆中稻再生稻大面积单产水平刷新

2025年11月01日08:39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10月30日,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在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水稻种植百亩示范基地,继8月头季稻测产后,对再生稻再次进行田间测产。其结果显示,再生稻平均亩产达到312.07公斤,加上头季稻亩产830.9公斤,中稻—再生稻以两季亩产1142.97公斤的水平一举刷新全市大面积单产水平。

“此前大面积生产平均水平还不足800公斤,这次成绩大幅提升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仅提供技术方案,由大户自主完成生产。”市农技总站粮油科科长方立魁说,“这说明我们集成的这套中稻—再生稻高产技术可以进行大范围推广。”

利用特殊温光条件,在中稻收获后蓄留稻桩让其再长一季即再生稻。我市再生稻栽培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近年来,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率提高,中稻机收时对稻桩的碾压,对蓄留再生稻带来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周年产能不高、品质不优也是再生稻发展面临的问题。

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种植大户用大型收割机收完中稻后,对稻桩的碾压率一般都在50%以上,再生稻发苗率仅50%左右,亩产约90公斤,去除生产成本后几乎没有效益。此外,每年10月中旬前后气温的下降也对再生稻灌浆结实影响很大。

因此,今年市农技总站从品种入手,在两路村水稻种植百亩示范基地选用了耐低温、抗碾压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4949”,同时搭配合理密植、一喷多促、抗碾压低桩机收等技术,指导大户开展生产。

根据当天测产情况,在不更换大型收割机具的情况下,示范片再生稻发苗率达到80%,充分显示出品种抗碾压的水平。

“为了降低低温影响,以前我们发展再生稻,都只选择海拔400米以下区域。但此次两路村基地海拔超过400米,而且是在10月中下旬连阴雨的天气下,仍能实现高产,表示我们此次在再生稻发展区域上也实现了突破。”方立魁说,接下来将加快这套中稻—再生稻高产技术的推广,助力全市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栗园园)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