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教育

AI时代经典阅读创新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办

2025年11月07日09:11 |
小字号

近日,AI时代经典阅读创新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以“聚经典·智未来·共成长”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及重庆市多所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学者60余人,共商经典阅读创新发展大计,为AI时代经典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注入新思路、新动能,推动高校阅读推广工作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研讨会现场。重庆大学供图

研讨会现场。重庆大学供图

重庆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杨新涯在致辞中提到,重庆大学秉持办学宗旨,建设了多元阅读空间、举办阅读品牌活动,形成校园书香育人格局。图书馆与学院联动打造“文明经典”“专业经典”协同育人工程,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希望图书馆人在专业探索中坚守人文底色,在文化传承中勇担新时代使命。

与会专家围绕“AI+经典阅读”的价值重构、实践路径与技术融进行了深入交流。清华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李津系统回顾了从“立体化阅读”到“融媒体悦读”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AI技术在阅读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基于水木搜索的AI阅读助手、个人知识中心等智能工具,展示了AI在文献解析、知识图谱构建与智能问答等方面的强大能力,为图书馆知识服务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丁海容深入剖析了AI技术对经典阅读带来的“双向影响”。她指出,AI在提升阅读体验、拓展理解维度与增强传播效能方面潜力显著,但也面临弱化深度思考、引发价值偏差及版权争议等挑战。她结合“AI复原大观园”“孔子与苏格拉底虚拟对话”等案例,提出“工具—体验—传播”三位一体的创新策略。

围绕经典阅读的内容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阅读服务中心主任张骏毅分享了构建“百部经典”荐读体系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人慧+物智”为核心,推动AI赋能阅读平台建设、开设阅读写作课程、强化知识输出与传播效率,实现图书馆从“资源中心”向“育人殿堂”的转型,打造以思考为核心的深度阅读生态。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副院长唐杰从人文主义视角强调经典阅读的本质在于意义的生成。他认为,AI无法替代基于身体感知与生活实践的意义建构,教学应通过研讨、戏剧、田野调查等方式,激发学生与经典的精神共鸣,坚守教育的“人本价值”。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魏群义结合“重大悦读”平台的建设经验,提出“抢占第一课堂、稳住第二课堂、坚持学术特色”的推广策略,强调数据驱动与跨部门协同在推动阅读体系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探讨数智化背景下阅读推广的转型方向与实践路径,为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服务提供参考。

国家标准《可信教育数字身份》专家组、教育卡应用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邵飞指出,应以可信身份为纽带,构建覆盖阅读认证、评价与归档全流程的可信生态,为智慧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北京芯知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隆敏现场演示了“芯经典”学习平台如何以AIGC技术,通过AI测评、智能书单等功能,实现从“被动供给”到“主动激活”的转变,以立体化、趣味性的方式激发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与输出动力,让经典真正融入当代青年的生活。

与会专家认为,未来应持续推动以AI赋能阅读服务、以可信数据保障应用安全、以经典内容筑牢育人根基,共同构建一个贯通课堂内外、连接线上线下、兼顾广度与深度的智慧阅读新生态,推动经典阅读在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发展,让经典在AI时代既保持精神内核,又焕发时代活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精神力量凝聚。

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博雅学院联合主办,重庆市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专委会协办,北京芯知识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晏红霞)

(责编:荚天宇、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