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國開行重慶分行充分發揮金融信貸主力軍作用,積極探索市場化方式服務國家戰略,持續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產業結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截至6月末,該行表內貸款余額首次突破3000億元,達到3077億元,全面開啟開發性金融助力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助力科技創新邁上新台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放眼未來,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顯得尤為迫切。國開行重慶分行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今年以來,該行持續深化銀政合作機制,與相關部門聯合建立重大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和跟蹤培育,組建骨干團隊深入梳理全市產業鏈、供應鏈圖譜,分行業開展融資研究和設計,深化服務科技創新項目。
截至目前,該行聚焦重慶市“一城多園”布局,已累計向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等重大項目授信255億元,服務提升城市創新能力。
制造業是科技創新的主要載體,科技創新是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國開行重慶分行堅持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積極為重慶集成電路及顯示器、汽車、機械、醫藥和化學產品等領域提供融資支持,以科技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該行發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42億元,同比大增121%,積極助力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推動互聯互通作出新貢獻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既是開發銀行服務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的職責使命,也是開發性金融發揮中長期資金優勢帶動重大項目建設的重點領域。
作為重慶高速公路、鐵路、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融資主力銀行,“十三五”期間,國開行重慶分行累計投放貸款613億元。今年上半年,該行向高鐵、軌道、機場等全市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累計授信近600億元,助力重慶構建內暢外聯、快捷高效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發展綠色金融開創新局面
近年來,重慶市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圍繞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國開行重慶分行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夯實綠色本底,以合規市場化融資模式為抓手,聚焦城鎮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綜合交通走廊、新動能發展等10個領域,大力發展綠色信貸,持續推動重慶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融資保障渝東北“江城”和渝東南“山地”城鎮化建設。
2019年以來,該行實現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項目授信超過千億元﹔累計發放貸款突破700億元,保持全市綠色產業貸款份額首位,厚植綠色本底,助力“一區兩群”各區縣形成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范例。
服務社會民生彰顯新擔當
國家開發銀行不斷加強產品、服務、模式創新,引導社會資金共同支持民生領域發展,推進重大民生工程建設,補齊現代化建設“短板”,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為助力脫貧攻堅,國開行重慶分行從基礎設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融智扶志等方面精准施策,“十三五”期間,累計向重慶市發放扶貧貸款393億元,實現對全市14個國家級貧困縣和4個市級貧困縣全覆蓋。
今年以來,該行通過完善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機制、選派駐村干部開展幫扶、加大信貸支持等舉措,全力按下服務鄉村振興“加速鍵”,截至6月末累計發放鄉村振興貸款36億元,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同時,該行積極為保障房建設、城市更新等重大民生工程提供融資保障,累計發放貸款829億元,為重慶改善住房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擴大有效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開展國際合作展現新作為
長期以來,國家開發銀行積極服務我國經濟外交和能源資源安全,支持國際產能合作和中資企業走出去,構建全球金融合作“朋友圈”,有力促進了國際合作和互利共贏。
2017年,國家開發銀行倡議發起的“中國-中東歐銀聯體”正式成立。作為該機制項下合作額度最大的分支機構,重慶分行累計簽訂超過5億歐元貸款合同和18億歐元金融合作協議,發放貸款逾4億歐元。截至2020年末,該行境外貸款余額超過5億美元,在全市境外外匯貸款佔比超過80%,有效助力重慶深化國際金融合作,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今年上半年,國開行重慶分行發放本外幣貸款373億元,同比增長43%,連創歷史新高。
圍繞“十四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該行將繼續發揮開發性金融在重點領域的骨干作用、在薄弱環節的引領作用、在關鍵時期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信貸、互聯互通、城鄉融合、開發開放等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在助力重慶發揮“三個作用”中彰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分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