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步有約 健康相隨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觀看人民網視頻訪談,我是主持人文彥。
“每天健步走,走出健康路”,健走作為一種簡單的健身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重慶江津 ,健走已成為了一種時尚。江津區自2017年開展“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以來,健走隊伍越“走”越大,居民健康認知水平越“走”越高,2020年,更是獲得全國第五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金牌健走示范區”和“健走示范城市”稱號。
科學的健走到底是怎麼走的?對我們的身體到底有哪些益處?今天我們邀請到江津區疾控中心慢病科副科長楊媚來跟我們詳細地講解一下。歡迎楊科長!
楊科長: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楊科長,首先請您跟我們講講“萬步有約”活動目的和意義。
楊科長:簡單的理解,全國“萬步有約”活動的目的就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質。自2016年起,在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的支持下,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就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
這項比賽的召開還有兩個政策背景。即2016年8月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讓健康的關注度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同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五方面的戰略任務。
2017年,國家要求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參與“萬步有約”職業人群健走激勵大獎賽。江津區疾控中心認為:重視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控制慢性病發展態勢,這是國家提出的戰略任務,“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全民小康”已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邏輯鏈。對於一個疾控人,踐行黨的“全民健康”戰略方針,義不容辭。於是,江津主動申報參與“萬步有約”大賽。
主持人:全民健康素質的提升、群眾健康認知水平的提升,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第一步,就是需要鼓勵居民們參與進來,我們是怎麼做的?
楊科長:科學的健走才對健康有益,江津區“萬步有約”組委會從一開始就把著眼點落在“科學”二字上,隻有通過科學的健走,讓參與的人受益,才能把這項活動推廣到更多的人群中去。如果盲目地只是為獲獎而走,參見健走的隊員通過活動不僅沒有使身體獲得健康,反而像某些傳聞說的那樣,日行萬步,膝關節會“報廢”,那就背離了我們的初心,參與者就會越來越少。
因此,我們在活動中堅持科學健走的指導,組織科學健走心得分享會,“領跑隊員”的示范等。不看廣告看“走效”。最初堅持的隊員他們感覺在科學的健走活動中,有高血壓的、糖尿病的、高血脂的,他們切身感受到了身體的變化,不僅身體的健康指標變化了,更多的人認為行走中遇到了更好的自己,遇到了友誼。於是他們就成了我們的義務宣傳員,他們就成了燎原的“星星之火”。
江津區健走人數逐年增多,從2017年的243人,累計參賽人數達到的4281人,參賽機關單位從0個增加到81個,來自行政機關的隊員從6個增加到1146個。都說三個月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通過參加健走,我們的參賽隊員們不僅在比賽期間健走,比賽完成后都能堅持健走,並帶動身邊的家人朋友積極參與,因此,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健走已經成為了江津的一張健康名片。
主持人:聽了您的介紹,我們已經非常好奇,科學的健走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運動方式?它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楊科長跟我們詳細地介紹一下。
楊科長:科學的健走是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評估之后,在安全的運動強度之下,適度的,規律的進行健走。
健走不受年齡、性別和場地等因素的限制,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的老少皆宜的有氧運動。適度的、有規律的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基礎代謝水平,緩解精神緊張,改善心血管系統功能,降低慢性病的發病率。以我自己為例,通過堅持健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了一個很好的解壓方式,在健走的過程中,心情逐漸平穩下來,晚上睡覺也更容易入睡了,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處在一個良性循環當中,身體越來越好,工作也越來越順利了。
有數據顯示:堅持100天以上健走,通過前后測評,參與者身體指標改善明顯,體重指數、內臟脂肪指數、體脂肪率等明顯下降。
正是科學健走讓堅持的人切實受益,所以我們的隊伍也越來越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江津健走團隊的榮譽也接踵而來。2017年,江津區243名隊員首次參加,獲得全國健走第四名的成績﹔2019年1086人參加國家賽,獲得全國第三名﹔2020年,江津率先從4月11日開始本地賽,1056名隊友參加了國家賽,一舉拿下2020年全國第五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金牌健走示范區”。
主持人:聽了你的講解,我們對健走的益處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那麼其他想要參與健走的市民,他們能夠通過怎樣的方式來參加健走活動,參賽期間他們都要完成哪些任務呢?
楊科長:我們每年都會由區政府下發大賽實施方案的通知,組委會辦公室制定下發具體賽制和獎勵辦法,我們也有專門負責健走大賽的工作人員,為大家提供報名、參賽等一系列技術指導。
參賽期間,我們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處方”(三個處方任務時長分別為:10 分鐘、10 分鐘、15 分鐘,每個處方必須連續完成,步頻要在100∼150 步/分鐘,若停頓時間超過 60 秒,計時將歸零並需要重新開始。)。
“朝三暮四”(“朝三”:05:00∼09:00 期間完成 3000 步 ,“暮四”:17:00∼23:00 期間完成 4000 步,每日總步數達到 1 萬步的基礎上,完成任意一項可得分﹔同時完成“朝三”和“暮四”也隻得 1 分)。
所有的任務完成加起來總步數要達到一萬步,就可以完成任務,聽起來很復雜,但是“健走”就是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又不受場地限制,適宜人群廣泛。參賽期間,我們還會為大家測量賽前賽后體成分、BMI等相關健康指標,全面了解健走的效果,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我們會竭盡所能,幫助大家學會科學鍛煉,維持健康體魄!
主持人:提到江津區獲得的榮譽,如“金牌健走示范區”和“健走示范城市”,請你跟我們分享一下榮譽背后的先進工作經驗。
楊科長: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上級領導的重視和參賽隊員們的不懈努力。我們採用小團體健走方式,強化團體意識,制定自主激勵機制,多次開展健走活動、健康主題宣講,使得參賽隊員獲得了較強的集體榮譽感、歸屬感和責任感。還有,在每一屆全國“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期間,江津區活躍著一批志願者突擊隊員,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健走,有濃烈的集體主義感情,他們是江津區熱心健走隊員,主動參與管理和督促健走隊員完成每天的健走任務。通過大家齊心協力,不允許一個參賽隊員掉隊,互相鼓勵,互相加油打氣,最后才取得了這樣的結果。
主持人:好的,感謝楊科長給我們的分享,也感謝大家的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