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生活中常見的胃病

胃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一個器官,胃具有接收、儲存、分泌、消化、運輸和排空的功能與作用。但現在很多年輕人經常吃飯不准時,吃一些垃圾食品,晚上也喜歡吃夜宵,這樣的生活習慣就導致了胃很容易生病。那麼,生活中常見的胃病有哪些呢?
胃潰瘍
重慶東大肛腸醫院醫生表示,胃潰瘍在吃東西后會有脹痛感,尤其在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胃痛加劇。而十二指腸潰瘍在餓的時候,感覺到胃痛,尤其在夜間表現明顯,這是因為半夜胃部食物已經排空。
慢性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再發展下去就變成慢性胃炎。主要是長期的上腹部不適,尤其在飯后明顯。有時出現打嗝、灼熱感、反酸,精神緊張也可以引起。食用刺激性食物、喝冷飲、火鍋、咖啡、煙酒都可以加重病情。
膽汁反流性胃炎
這是胃炎中的一類,由於膽汁反流引起。膽汁反流越多,胃炎症狀越重,表現為左上腹部灼燒感。當我們生氣、精神緊張、吃的太油膩時,也會加重胃炎,還會有口苦表現。
如何避免胃病的發生
主要是平時的飲食要規律,暴飲暴食比較容易傷胃,飢一頓飽一頓也不利於消化系統的工作。規律的飲食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避免腸胃出現功能紊亂的情況。具體的預防措施有以下幾點:
細嚼慢咽
飯要一口一口吃,不要狼吞虎咽。不要邊吃邊說話,容易造成消化問題帶來胃脹氣。
清淡飲食
在平時要保持清淡的飲食,忌濃茶,忌空腹喝咖啡,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少喝酒。
營養搭配要均衡
飲食上要合理搭配,包括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酸鹼搭配等。多吃雜糧和新鮮蔬菜水果,滿足人體需要的同時,保証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入,促進消化吸收。
飯后不要劇烈運動
吃飽飯后,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也不要馬上趴著休息或是坐著。因為這樣很容易壓迫到胃部,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甚至胃痛的情形。
重慶東大肛腸醫院醫生提醒,慢性淺表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的發生都與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預防這些胃部疾病需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經常出現胃痛、胃脹、打嗝、反酸、燒心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就診,必要時完善胃鏡檢查,明確診斷,對症治療。(重慶東大肛腸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