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打嗝、胃脹是常事 要檢查嗎

飯后感覺不舒服,打嗝、胃脹又胃痛,這些看似“正常”的反應,都是身體出了問題。重慶東大肛腸醫院醫生表示,如果打嗝、胃脹症狀持續很長時間,並逐漸加重就應到醫院看醫生,必要時做胃鏡檢查。
慢性胃炎:胃脹氣+餐后飽脹
慢性胃炎可導致胃泌素升高、胃酸分泌紊亂,消化功能降低,食糜在胃內停留過久,容易產生大量氣體和強烈飽脹感,在餐后尤其明顯。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脹氣+胃痛
病人通常吃很少的食物、喝很少的水就會感覺胃脹氣或胃痛,總是反復或者持續發作。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貧血、失眠等,並破壞人體免疫力,容易縮短壽命。
胃食管反流:胃脹氣+反酸
食物進入胃部時,可能由於食管下端的括約肌出現功能障礙,而導致胃內氣體增多、胃酸,食糜反流入食管,引起明顯的灼燒感。這種胃脹氣和反酸症狀多在餐后1小時出現,除此之外,做平臥、彎腰、跑步、跳躍等動作時腹壓增高,也容易引發。如果長期出現胃食管反流的症狀,輕則損傷食管黏膜,造成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等症狀,重則誘發食管癌。
幽門螺旋杆菌感染:胃脹氣+口腔異味
感染了幽門螺旋杆菌,如果沒有及時抑菌、殺菌,會傷害腸胃黏膜功能,減慢胃腸道的蠕動速度,影響腸胃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使人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其中,長期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等,都有一定癌變幾率。如果長此以往就會對胃黏膜造成破壞,一旦誘發十二指腸活動性潰瘍、活動性胃潰瘍、糜爛性胃炎等,就容易出現胃脹氣、口腔異味,還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重慶東大肛腸醫院醫生提醒,胃腸疾病久拖不醫,易引起多種並發症,一定要引起重視。一旦有症狀存在,應盡快進行胃腸肛腸疾病篩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重慶東大肛腸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