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否會癌變以及引起的原因
2022年08月15日11:26 |

很多患者在被查出胃息肉后,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癌變”,其實,胃息肉會不會癌變,主要與其病理類型以及息肉的大小有關。今天,重慶聖佑肛腸醫院醫生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胃息肉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於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變。根據組織學分類,可分為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
胃息肉有哪些症狀?
多數胃息肉患者無任何臨床症狀,少數患者可表現為按壓腹部時出現疼痛,出現惡心、腹脹、食欲下降、消化道出血等症狀,長期慢性失血還可導致貧血。
胃息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胃息肉可能由胃部的慢性炎症、幽門螺杆菌感染、長期應用質子泵抑制劑等引起,也與遺傳、激素等存在一定關系。
胃息肉會癌變嗎?
胃息肉的癌變風險與不同分型、息肉大小等相關。腺瘤性胃息肉癌變風險最高,達8%-59%,存在高級別異型增生、絨毛狀腺瘤性息肉的癌變風險更高。約1%-20%的增生性息肉存在異型增生,其中一少部分可能演變為癌,胃底腺息肉和炎性息肉通常不會癌變。通常息肉越大,形態越不規則,其癌變風險也相應增高。
胃息肉一定要切除嗎?
胃息肉不一定要切除,需根據息肉大小、性質、數量等決定。對於單發的小息肉通常建議切除活檢,多發的息肉建議切除最大的息肉,並對其他的息肉取代表活檢。
如為腺瘤性胃息肉,由於其癌變風險較高,通常建議完全切除。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如果較大或者活檢發現有異形增生也建議切除。
重慶聖佑肛腸醫院醫生提醒: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具有癌變風險的腺瘤性息肉等是防治胃息肉癌變的較好策略。如出現腹部不適等症狀,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行胃鏡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重慶聖佑肛腸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