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科學認識孩子骨齡的常見問題

2022年09月28日17:17 |
小字號

很多家長可能都聽說過,身高要查骨齡,但實際上單單隻查骨齡是遠遠不夠的。骨齡就是骨頭的年齡,想要了解孩子目前的發育水平,知道孩子還能不能長高?還有多少長高空間?重慶天佑兒童醫院內分泌門診主任周紹春表示,年齡說話不作數,骨齡才有話語權。

每個孩子都有必要測骨齡嗎?

骨齡是評估孩子生長發育的手段之一,但如果在兒童保健,或是生長發育監測當中,經過正規醫生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身高體重甚至是其他指標的發育都在正常范圍內,這樣的孩子就暫時可以不用擔心發育異常。

骨齡只是生長發育偏離的孩子評估內容之一,偏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身材矮小、偏矮、青少年增高、早發育等等情況。除了拍骨齡片,還需要檢查一些其他項目,如查血、25羥基維生素D、血糖檢測、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癌胚抗原測定、甲胎蛋白、甲功五項、生長激素、性激素、肝腎功能、超聲檢查、顱腦核磁等等。主要看孩子的骨齡是不是滯后,結合其他的指標,判斷孩子身體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孩子骨齡和年齡相差多少算正常?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年齡和骨齡是比較接近的,年齡增長1歲,骨齡增大1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生長發育變化,兩者會出現不同步的情況,在骨齡和年齡之間會有一個差值,稱為骨齡差。

如果孩子的骨齡差為±1歲,即-1歲<骨齡-年齡≦1歲,說明孩子生長發育正常,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身高正常,家長可以放心,日常生活中定期幫孩子監測身高即可。骨齡大於年齡1歲但不超過2歲為骨齡偏大﹔骨齡小於年齡1歲但不超過2歲為骨齡偏小。這兩種情況,說明孩子可能存在提前發育或發育異常現象,需要進一步請專業醫生綜合評估。

骨齡偏大好還是骨齡偏小好?

孩子骨齡差的正常范圍在±1歲之間,骨齡偏大或偏小其實都不是一種理想的狀態,要想孩子以后身高長得好,就要保障孩子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才有長高余地。

但骨齡並不是越小越好,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都可能導致孩子骨齡落后於年齡、過分偏小。這些孩子由於疾病的影響,骨齡延遲,身高增長緩慢,生長發育遲緩,不僅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身高增長落后,成年后的身高也會低於同齡健康孩子。因此,一旦發現骨齡落后年齡超過2年,說明孩子生長發育異常,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骨齡提前有什麼危害?

早熟可導致骨齡提前,導致骨齡提前的疾病除了性早熟以外,還有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快進展型青春期、甲亢、肥胖、腎上腺功能早現等其他病因。骨齡提前危害大,它意味著孩子骨骺會提前閉合,生長時間會變短、生長空間會變小,可能使孩子的成年終身高受損,導致成年以后個子不理想。通常男孩骨齡達到16歲,女孩達到14歲后,骨骺就基本閉合了,孩子就不再長個。因此,一旦發現骨齡超過年齡2年,說明孩子生長發育異常,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骨齡落后就是晚長嗎?

骨齡落后的孩子有晚長的可能性。如果男孩青春期延遲到14-16歲,女孩子延遲到12-14歲時開始發育,導致發育前身高較同齡人矮,多伴有家族史造成的晚長,會造成骨齡落后。但生長激素缺乏、特發性矮小、宮內發育遲緩的孩子,也會有骨齡落后的表現。甲減、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代謝減慢,通常也骨齡落后,身材矮小。還有染色體疾病,如特納綜合征,孩子骨齡明顯落后,也長不起來。

周紹春提醒,骨齡落后並不意味著孩子就是晚長,骨齡落后過多一定在醫院進行充分檢查,尋找孩子骨齡落后的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切勿在盲目等待“晚長”中錯失治療時機。(重慶天佑兒童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