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中小學

重慶市江津中學校黨委書記張躍國:科學履行教育職責,破解教育改革“卡脖子”難題

2022年12月30日16:18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重慶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展現重慶教育系統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人民網重慶頻道聯合重慶部分區縣教育主管部門推出《“立德樹人守初心 培根鑄魂育新人”重慶基礎教育百名校長署名文章》大型主題宣傳。

人民網重慶12月29日電 近年來,江津中學堅決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初步探索出一些適應學校教育評價改革的辦法。重慶市江津中學校黨委書記張躍國在署名文章中談到,學校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從德、能、勤、績四個維度考察培養使用干部和選聘教師、把好教師綜合評價第一關、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一核七域四類”課程體系等方面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他表示,需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保障教育評價公開、透明、公正進行。(胡虹、代崢)

以下為文章全文:

科學履行教育職責,破解教育改革“卡脖子”難題

張躍國

近年來,江津中學堅決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初步探索出一些適應學校教育評價改革的辦法,力圖破解教育改革的“卡脖子”難題。

堅定政治站位,凸顯黨委主體責任

學校堅持“為黨育才、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堅決踐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多次召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專題黨委會,明確學校評價改革中書記和校長的職責權利,牢牢把握高品質、示范性、特色化的學校發展定位,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統一思想認識,認真謀劃推進深化學校評價改革的重要舉措,解決好“為什麼改”、“改什麼”、“怎麼改”的問題。在選人用人方面,從德、能、勤、績四個維度考察培養使用干部和選聘教師,如2022年,學校選聘一名優秀的西華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生入職。

學校組織參加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大賽。江津中學供圖

學校組織參加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大賽。江津中學供圖

各支部書記明確“第一責任人”、“班長”角色定位,發揮領頭雁的作用,充分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黨員教師積極幫助普通教師補短板、強弱項、提素質,做好“傳幫帶”,當好“精兵”,帶好“新兵”。形成了學校黨委——各黨支部——教師黨員三級合力的工作格局,一方面將黨建與教學相融合,持續強化專業引領﹔另一方面將黨建與科研相融合,不斷深化理論研究,在實際工作中細化具體任務內容,聚焦難點重點,將教育評價改革工作落到實處。

突出教育教學職責,豐富教師評價維度

學校始終堅持教書育人的使命和擔當,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凝心鑄魂、立德樹人的基礎性工程,把好教師綜合評價第一關。

在師德師風評價方面,構建多維度主體協同評價。通過學生問卷調查、家長座談會、教師自我鑒定、教研組集體評議、年級組考核等方式,對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全面考察,把師德師風表現作為業績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表彰獎勵的基本要求。重點關注學校縱向發展的增值評價,找出並不斷鞏固學校優勢與特色項目,樹立育人品牌意識。

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學校先后制定了《江津中學師德師風考評細則》《江津中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等制度,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和師德師風底線。另外,學校還健全教師榮譽制度,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開展優秀教師評選活動和師德師風典型事跡報告會等,形成學校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都可學的教育氛圍。

學校對標對表,積極引導教師學習領會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方案精神,採取參與式、協商式評價,真正發揮教育評價作為指引和糾正教育發展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引導教師“要我變”到“我要變”的價值轉變。

在教師評價制度方面,重點清理和糾正不符合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規章制度,制定完善了《江津中學績效工資分配方案》,重點向教育教學實績突出的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傾斜。重新修訂了《江津中學教師績效考核方案》,對教師考核由原來的年終考核變為動態的平時評價、過程性考核,考核內容涉及師德師風、出勤、教案、校本培訓、工作量、優質課、教學設計、專題講座、教研活動、學生管理等,不再把各班分數作為教師考核的唯一要求。在《江津中學科研成果獎勵方案》中,改變部分獎勵范圍和要求,突出實用性,提升科研成果獎勵標准,從數量和質量方面著手,注重論文成果轉換,引導教師把論文寫在課堂上、寫在學生的心上。

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五育”並舉融合育人

學校恪守“勤、誠、恆”的校訓,秉承“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最好的發展”辦學理念,將國家課程高質量校本化實施,構建符合江津中學實際的“一核七域四類”課程體系。一個核心即立德樹人﹔七域指七大學習領域,分別是語言與交流、數學與邏輯、人文與社會、科學與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與審美、勞動與綜合實踐﹔四類指四類課程,分別是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特選型課程。

基於課程結構的學生評價最終形成富有江津中學特色的“學生成長檔案袋”, 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素質5大項目和17個小項目。評價方式堅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力求動態、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在每次活動結束后,班主任都會及時將學生的各類信息詳實記錄反映在學生成長記錄檔案裡。評價過程中,逐步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准的模式,減少了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打破“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導向。學科評價不再用一張試卷考到底,而是將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實驗操作、美術繪畫作品、勞動技能培養、通用技術作品成果、學生身心健康指標(如學生的日常鍛煉習慣、體育保健知識和技能以及身體素質達標情況)等都納入學生評價范圍,對學生的科研創新、暑期實踐、公益勞動成果進行學分認定。

學校立足百年校史資源,打造以“紅色文化”、“革命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傳統。自1997年起開展了極具特色、長期性、影響深遠的大型開放性德育社會實踐活動——“東風行動”,延續至今已經發展為“足跡活動”“銘記活動”。其活動足跡輻射江津、北京、張家口、西北坡、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馬蘭基地等,有力促使學生更好地傳承革命優良傳統,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2011年起,學校連續多年組隊參加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大賽,該項大賽活動以“打造國內一流的高中生領導力培養與展示平台”為目標,通過集中展示、競賽、講座、交流及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考察和培養當代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履行責任的能力、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既定社會問題的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津中學子以獨具匠心的情景設計,妙趣橫生的模擬演示,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關注民生、關注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

另外,學校開展“基礎教育品質提升行動”、“強基計劃專項行動”,以診斷思維、培養思維為途徑,通過課堂觀察、個案跟蹤等方式,為在課堂上“吃不飽”的具有優秀思維品質的學生提供更為精准的服務。學校參與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勞動教育》教材、教輔的編寫工作,力圖補齊勞動教育的短板。同時,根據《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為了學生學業和生涯規劃指導,學校建立學生生涯規劃指導中心,該中心設有生涯測評室、個體心理咨詢室、情緒宣泄室、沙盤游戲治療室、團體輔導活動室等,有效支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方式改革,滿足學生學業規劃和發展等方面的成長需求。

總之,深化教育評價改革,須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保障教育評價公開、透明、公正進行,以公平性、公正性與公信力讓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落地落實,行穩致遠。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