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高新區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業務發展迅速

重慶貨物出海更便捷

本報記者 劉新吾
2023年01月06日08: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培育主體,培養人才,完善服務……近年來,重慶高新區多措並舉,推動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作為重要業務類型,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業務模式的發展,為當地貨品走向更廣闊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6日 10 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6日 10 版)

  近日,在重慶西永海關,一批裝有玩具、日用品等商品的跨境電商包裹驗放出區,通過中歐班列發往德國等地,標志著重慶高新區西永綜保區跨境電商出口業務正式開啟。

  這一業務的順利開展得益於海關完善監管方式,在綜保區內設立跨境電商出口監管場所。“原來,貨物裝箱后,到達口岸再查驗,程序復雜。現在,在海關監管下,我們在綜保區裝箱,到口岸后不需要再查驗,省時又方便。”重慶綜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瑾瑞告訴記者,“自從監管場所投入運行,每車的查驗作業時間減少4—5個小時。”

  在各方支持下,近年來,重慶高新區積極培育跨境電商主體,培養人才,完善配套服務,跨境電商發展迅速,轄內西永綜保區成為全國首批跨境電商試點區域之一。2022年,重慶高新區跨境電商出口達125億元,同比增長140%,其中,企業對企業出口成為重要業務類型。

  培育主體——

  形成優勢產業集群

  走進重慶金駱駝蓄電池銷售有限公司,各種電池產品琳琅滿目。再過20多天,一批汽車啟動電池將發往北美。

  就在幾個月前,重慶金駱駝公司仍以國內線下實體經銷為主。“我們很早就接觸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銷售模式,但因為缺乏經驗,一直沒有嘗試。”公司負責人鄧興匯介紹,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瀏覽到西永跨境電商產業園,對產業園全方位的培養方案很感興趣,第二天便去實地考察,與園方一拍即合。

  西永跨境電商產業園由重慶高新區與跨境電商公司共同打造,旨在幫助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引進並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完善配套設施與服務,構建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

  在產業園內,重慶米多奇公司通過打造“跨境物流+跨境電商”融合發展商業模式,為客戶提供海外倉備貨、國際物流運輸解決方案等,助力一批制造業企業搭上跨境電商發展的快車。

  在培育本土跨境電商企業的同時,當地也在引進外地企業。2021年,菜鳥西南中心倉成功落地西永綜保區,實現“一盤貨發全國”,抖音西部中心倉、中歐國際快遞分撥中心等跨境電商項目也紛紛落地。

  目前,已有84家電商企業入駐西永綜保區,跨境電商倉儲規模達8萬平方米,商品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足五金、榮昌夏布等山城特色商品,也借助跨境電商揚帆出海。跨境電商的發展,還帶動本地一大批倉儲物流、印刷包裝、分撥配送等服務企業發展,推動形成百億元級的跨境電商產業集群。2022年,西永綜保區跨境電商實現進出口業務量145億元,同比增長68%。

  “今后,我們將繼續引導跨境電商、支付、物流等相關企業在高新區設立區域總部、技術創新中心和運營中心,打造跨境電商及其配套企業的聚集地。”重慶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培養人才——

  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簽訂協議之前,要注意審核買家的營業執照等証件原件,並預留復印件。”在重慶翼虎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員工們正在接受跨境電商業務培訓,熟悉相關流程。

  翼虎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聚焦通用動力、變頻發電機組等產品研發、制造及銷售。近年來,隨著研發投入的加大,公司全系列變頻發電機產品逐漸批量生產。“我們之前就想發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業務,希望打開國際市場,但員工不熟悉這一領域,缺乏相關人才。”公司外貿負責人秦根介紹。

  正發愁時,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成立了渝貝跨境電商學院,幫助企業培訓人才,助力發展海外業務。經過培訓,翼虎動力的一些員工迅速熟悉業務,成長為骨干。如今,公司的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業務已經走上正軌。

  除直接幫助企業外,渝貝跨境電商學院還積極和高校合作,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目前,學院已與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職院校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產教融合、共創專業、聯合辦學、人才輸送等方面開展合作,預計每年為重慶跨境電商行業培養數千名各類專業人才。

  培養人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濃厚氛圍。重慶市商務委、重慶高新區等推動舉辦重慶市高校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經過初賽后,共240支隊伍入圍復賽,參賽隊伍使用跨境電商真實賬號,在平台上與全球買家客戶進行2個月的交易,在實踐中進一步提升了跨境電商運營技能。

  完善監管——

  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2022年7月4日,重慶首票綜保區跨境電商9710模式在西永綜保區測試成功。該票貨物主要為過濾器、噴頭等,在西永綜保區完成查驗通關后,將運至匈牙利。

  9710模式指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由境內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台與境外企業達成交易后,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直接出口至境外企業。通關效率更高,商家操作更簡便,節省時間和資金成本。

  完善監管措施,一直在路上。前不久,重慶海關支持西永綜保區升級軟硬件,拓展智慧海關系統功能,提升監管效率。“出口商品在西永綜保區完成查驗后放行,數據自動傳送到口岸,實現全流程監管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企業無感通關。”西永海關跨境電商監管科科長夏振國表示。

  同時,集約申報和集約監管幫企業減輕負擔。以往,企業出口需要分別向機場、鐵路等口岸申報,如今,重慶海關在綜保區內開展多模式跨境電商業態監管,企業可集中申報,節約短駁、裝卸和存儲成本。此外,西永海關還全面梳理經營企業和計劃入區開展出口跨境電商企業清單,開展風險評估,形成操作指引和風險手冊,方便企業開展業務。

  依托“一物一碼”溯源功能,西永海關建立跨境電商商品追溯體系,商品從生產、運輸到進入市場的整個周期和參與主體情況、商品自身質量信息,都將清晰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為優化跨境電商發展環境,西永綜保區聯合海關優化通關模式,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便利化服務,實現“快速通關”“即報即放”,做到“全年無休日,貨到海關監管場所24小時內辦結通關手續”。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