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用力擤鼻涕、喜歡掏耳朵……這9個習慣傷耳朵

2023年03月03日14:54 |
小字號

自2000年3月3日起,今年已經是第23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為“科學愛耳護耳,實現主動健康”。重慶鬆山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周波指出,關愛耳朵健康,從改善用耳習慣開始。

生活中常見的傷耳習慣

有掏耳朵的習慣

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損傷,盡可能避免採耳,以免誘發真菌性外耳道炎。

擤鼻涕時使用錯誤方法

應左右鼻腔一個一個地擤,切勿將左右鼻孔同時捏閉擤鼻,因為鼻腔后部與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當會將鼻腔分泌物驅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長時間戴耳機

高質量音頻聲、高音量音頻聲對聽覺器官會造成疲勞損傷,從而導致聽力下降甚至發生耳聾。

長時間暴露於各種噪音下

人如果長時間地接觸機器轟鳴、車輛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音,聽力可能會減退甚至引發噪聲性耳聾、耳鳴。

洗頭、洗澡時水流入耳內

皮膚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聹(即常說的耳蠶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來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內可引起中耳炎復發。

打擊頭部或掌擊耳部

擊打頭部可並發聽力損害,而掌擊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擊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損的情況屢見。

夏季游泳前未做體格檢查

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聹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須在矯治之后才宜游泳。

耳廓外傷、凍瘡時不注意預防感染

應嚴格防止感染以免引起耳廓軟骨膜炎、軟骨壞死,最終導致耳廓畸形(菜花樣耳)。

不宜情況下乘坐飛機

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者,不宜乘飛機旅行,否則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現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積液,甚至聽力下降。

定期檢測聽力

老年性耳聾是人類機體老化過程在聽覺器官的表現,出現的年齡與發展速度因人而異,與遺傳及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關。因此,老年人應定期檢測聽力。

新生兒也應常規進行聽力篩查,發現有聽力障礙時及早干預治療。高血壓與動脈硬化、腎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應監護其聽力。(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