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爛是如何引起的?
2023年03月24日15:57 |

胃糜爛是胃病的一種,一般胃糜爛都有發病征兆,比如飯后1小時左右胃部會疼痛,半夜、飯前1小時左右胃部也有可能會出現疼痛症狀。
什麼是胃糜爛?
重慶東大肛腸醫院醫生表示,胃糜爛是介於正常胃黏膜和胃潰瘍之間的一種病變,胃糜爛也被稱為淺潰瘍,大家可以類比於皮膚擦傷,嚴重一點的糜爛可以伴隨有胃出血,輕微一點的糜爛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胃糜爛的出現和飲食還有幽門螺杆菌的感染有密切關系,可能今天吃了火鍋、喝了酒,明天去做胃鏡就患有胃糜爛了,長期有幽門杆菌感染時,做胃鏡也會有胃糜爛。
胃糜爛如何引起?
過度飲酒
酒精的親脂性和溶脂性能導致胃黏膜屏障破壞,上皮細胞損害,黏膜內出血和水腫亦可導致胃酸分泌亢進造成黏膜損傷。
不良刺激
嚴重創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顱內病變、敗血症、嚴重器官病變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均可致本病。
感染病菌
主要是指感染幽門螺杆菌,這是引起糜爛性胃炎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感染這種細菌,導致糜爛性胃炎。
內源性因素
危重疾病、休克等嚴重應激狀態是急性糜爛性胃炎的常見病因。
外源性因素
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類固醇激素、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損傷胃黏膜屏障,導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氫離子回滲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爛、出血。(重慶東大肛腸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