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家長如何讀懂孩子視力報告

2023年04月13日15:42 |
小字號

近年來,為做好近視防控工作,校園陸續開展了眼健康篩查,幫助兒童青少年及早發現相關問題及時治療,但報告單上的專業術語往往使得家長一頭霧水。那麼,視力報告哪些數據是值得關注的?又該如何讀懂孩子的視力報告呢?

如今,學校對孩子的視力檢查愈加重視,很多學校由一年一次的視力檢查調整為一年兩次,檢查后學校會把報告反饋給家長,但很多家長拿到檢查單后都不知道怎麼看。對此,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小兒眼病及視光科主任李全蘭主任表示,通常學校的視力檢查包括裸眼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和電腦驗光,但其中孩子的兩眼度數也僅代表視力初步檢查情況,還是應結合孩子的年齡來看。

正常情況下,小學或小學以上孩子,視力一般為1.0及以上,低於此數值則應引起注意,評估是否有近視的風險或孩子已經近視了﹔4歲左右的孩子,視力正常為0.8左右,如低於或高於此數值,家長也得引起重視,評估是否為屈光發育異常。但這類檢查大多屬於主觀性檢查,而兒童視力的檢查受多重因素影響,往往所測數據有一定誤差,所以視力篩查隻供參考,並不能代表孩子視力檢查的真實情況。

孩子眼健康檢查一般要做哪些項目

孩子學校所做的檢查通常只是基礎檢查,如結果報告出現異常或家長想了解更多,還是需要到專業眼科醫療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查才行。那具體到醫院應做哪些檢查項目呢?李全蘭給出以下建議:

檢查一:測裸眼及戴鏡遠/近視力,了解視力的基本情況。

檢查二:測眼壓,了解眼球內容物對眼球壁的壓力是否處於正常范圍內,過高、過低或波動太大,都有可能造成我們的眼睛或者視力的傷害。

檢查三:裂隙燈檢查,排除我們眼前節的疾病,如結膜炎、圓錐角膜、角膜炎、白內障、晶狀體脫位等,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視力。

檢查四:眼底檢查,了解孩子眼底狀況,排除一些器質性病變。

檢查五:斜視度檢查,了解孩子是否有斜視、何種類型的斜視以及指導我們是否配鏡、配哪種類型的眼鏡、眼鏡度數配多少合適、配鏡后是常戴還是偶爾戴等情況。

檢查六:測眼軸,即測量眼球由前到后的長度,了解眼球及近視的發展情況。

檢查七:測視網膜地形圖,了解眼睛全視網膜的聚焦情況,指導我們更好地調整近視控制方案。

檢查八:驗光,這也是最常見的眼睛檢查,了解孩子是否有近視、遠視、散光以及具體多少度,還能了解戴鏡后的最佳矯正視力。

檢查九:視功能檢查,了解孩子眼睛調節、聚焦、兩眼的協調能力,指導其是否需要散瞳驗光、配鏡的種類、配鏡的度數是否需要常戴。

檢查十:測角膜地形圖,排除圓錐角膜。

視力報告上需要關注哪些數據

視力檢查單上通常會出現很多英文縮寫,對於這些不熟悉的項目,家長應該著重注意哪些方面的數據呢?李全蘭表明,要看懂這些數據,我們首先要了解上面的英文究竟代表什麼含義:

R(Right)代表右眼,有的用OD表示﹔L(Lift)代表左眼,有的用OS表示,因此,R欄中的數據便是右眼數據,L欄的則為左眼數據。通常,電腦驗光時數據會測五次,然后取五次的平均值作為最后的結果。那在對應眼睛的數據中,S(SPH)、C(CYL)、A(AX)又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S(SPH)為球鏡度數,是判斷近視與遠視的直接數據,如果數值為“-”時,代表這隻眼睛近視了,而當數值為“+”時,則代表遠視﹔C(CYL)與A(AX)都是與散光相關的數值,CYL表示柱鏡度數,也就是散光度,AX則表示散光的軸向。

另外,從出生到成人眼球是一個不斷發育的過程,不同年齡的兒童正常眼軸長度不同,出生時為16mm左右,4-7歲時為22-23mm,成年時達到24mm左右,過長一般認為是近視,過短認為是遠視。眼軸長度與正常年齡眼軸相差太大,近視或者遠視也就越高,眼軸長度變化一個毫米單位,度數就變化200-300度。因此,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做眼部檢查、建立眼健康檔案,動態關注孩子視力及眼球發育情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