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張!“重慶小面”頒証啦

4月20日,大渡口區市場監管局向該區重慶小面快消品生產企業頒發全國首張重慶小面食品生產許可証,標志著“重慶小面”正式作為單獨食品類別納入食品生產許可管理。
有了新賽道
小面產業促進重慶小面“標准化”
據介紹,在大渡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重慶小面第一張食品生產許可証落戶重慶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讓重慶小面不再是僅僅活躍於街頭餐飲的小吃,而是開啟了重慶小面預包裝食品的新賽道,揭開了重慶小面標准化發展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次獲得“首証”的重慶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大渡口區乃至全市食品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參與制定了重慶小面團體標准、《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DB50/T1296-2022),以及食品安全地方標准《重慶小面》。
井谷元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位於大渡口區建橋工業園C區“重慶市小面產業園”。該品牌始創於1921年,從一間粥鋪開始,直到2015年井谷元第三代傳人傅勇創辦了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企業——井谷元食品。此次獲頒“首証”,將有利於公司做大做強“重慶小面”品牌。
據參與“重慶小面”標准制定的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類似於井谷元的預制小面的生產企業,因其產品是由面條類和油辣子調料等具體內容構成,在取得食品衛生許可証時,需要分別為面條類申請糧食加工型許可,和油辣子類申請半固態調味料的許可。
而本次頒發的“重慶小面食品生產許可証”,就可以申請“重慶小面”這一個食品生產許可証,涵蓋糧食加工型許可和半固態調味料許可。這就從食品生產許可的角度上,方便企業做大做強重慶小面產業。
同時,當企業申辦“重慶小面食品生產許可証”時,就要求企業同時具備重慶特色生濕鹼面和油辣子的生產條件,從源頭確保重慶小面生產企業准入達標。屆時,市民吃到的“重慶小面”都是從符合規范和標准的企業生產的。
另外,重慶市的《食品安全地方標准 重慶小面》預計將於今年5月發布,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此基礎上制定重慶市《重慶小面生產許可審查方案》,屆時我市符合要求生產企業均可申請重慶小面的生產許可。
有了新目標
把重慶小面做成重慶的一張名片
據介紹,市政府提出,從2021年起大力打造重慶小面產業,要將重慶小面產業打造為農產品加工的重點產業,把重慶小面做成重慶的一張名片。2021年底,大渡口區也明確提出,要將重慶小面產業作為五個百億級項目之一進行打造。2023年4月,我市成立了預制菜、重慶小面市政府領導專班,全力打造重慶小面產業。
目前,大渡口已建成重慶小面電商產業園、重慶小面博覽館,重慶小面產業園生產基地、重慶小面中央工廠和重慶小面體驗中心也正在建設中,預計將於今年和明年陸續竣工。
同時,大渡口區已聚集重慶小面產業企業50余家,2022年以重慶小面為代表的快消品產業營收突破24億元,增長率超過40%。
圍繞重慶小面品牌推廣,大渡口區政府統籌實施重慶小面文化節、重慶小面線上宣傳推廣、重慶小面重慶造天貓旗艦店、糖酒會、西洽會、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等一系列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措施為小面產業不斷“引流”,幫助重慶小面企業發展壯大。
有了新方向
用標准和規范擦亮重慶小面的金字招牌
據了解,重慶現有小面門店8萬多家,日均銷售小面1200萬碗以上,年產值400多億元,從業人員達50萬人。全國共有重慶小面門店超過30萬家。
大渡口區市場監管局此次頒發的全國首張“重慶小面食品生產許可証”,讓規范和標准呈現在示范食品企業中,對重慶小面生產選址及廠區環境、廠方和車間、工藝流程、加工要求、設施設備、包裝標簽和標志、產品貯存和運輸、記錄和文件管理等要求進一步具象化,對指導企業規范化、標准化生產,實現重慶小面產業標准化管理,提升重慶小面預包裝食品區域公共品牌的整體形象,拓展市場渠道,優化產業布局,補齊完善產業鏈條,培育龍頭企業,全面推動重慶小面產業集群化發展,打造大渡口區小面產業發展,擦亮重慶小面的金字招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上游新聞記者 易守華/文 甘俠義/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依托"狀元步道" 重慶打造出基層社會治理示范街區
- 人民網重慶4月21日電 (胡虹)“現在環境越來越舒適、麻煩事解決得越來越快、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坐在桂花園新村涼茶亭歇腳的汪婆婆,對現在的生活贊不絕口。4月2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主辦,重慶市委網信辦、人民論壇網承辦的“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重慶站)走進渝中區,感受重慶母城在黨建引領下的基層自治新作為。…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