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升級!渝桂海關合作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人民網重慶5月6日電 (劉政寧、許琳珮)裝載著“重慶造”新能源汽車的鐵海聯運班列從廣西欽州港換裝登船﹔泰國新鮮龍眼從廣西登陸后迅速運往重慶各大商超﹔廣西柳州螺螄粉、重慶奉節臍橙等特色商品,源源不斷走向世界……這都得益於一條國際貿易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
5月5日,在西部陸海新通道“13+2”區域海關合作機制順利運行的良好基礎下,重慶海關與南寧海關簽署了《共同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備忘錄》,將進一步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合作升級,14項舉措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網絡已覆蓋全球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近三年來通道運輸量年均增長30%以上。
2023年4月26日,海關總署和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明確提出要支持重慶實施“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平台”戰略,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推動開放通道擴容提質增效。
5月5日,重慶海關與南寧海關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簽署《共同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備忘錄》。根據合作備忘錄,兩地海關將從協同暢通各向物流通道、協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協同強化智慧海關建設和服務保障工作3個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具體包括支持“重慶-欽州”鐵海聯運高效、順勢監管﹔支持“重慶-憑祥”中越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拓展貨源﹔提升“中國-東盟”跨境公路運輸口岸通關效率﹔提升轉關便利化水平,推動實現“應轉盡轉”﹔推動國際物流通道高效銜接﹔深化通關協作﹔加強稅收征管合作﹔推動風險防控一體化﹔探索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協同創新﹔推動RCEP高質量實施﹔加強實驗室合作﹔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開展對東盟國家外貿統計分析﹔建立兩關關長聯席會議制度和聯合工作專班機制等14項合作舉措。
重慶海關與南寧海關共同落實鮮活易腐貨物“6小時通關”要求,保障生鮮商品快速驗放。重慶海關供圖
推動開放平台提檔升級,共建共享暢通道
通道暢通,離不開開放平台的提檔升級。
重慶作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主要發起者、推動者和重要建設者。
重慶海關利用重慶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中心的優勢,持續強化平台樞紐支撐,不斷助力完善開放平台布局。目前,重慶已全面構建起在中西部領先的“1(自貿試驗區)+6(綜合保稅區)+4(保稅物流中心)+4(開放口岸)”的開放平台體系。同時,重慶口岸獲批設立的指定監管場地數量達到14個,建成了內陸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口岸功能平台。
重慶海關聯合南寧海關實施“批量監管”“鐵路快通”等監管改革,壓縮通關時間一天以上。重慶海關供圖
而南寧處在“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和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中國-東盟經濟圈的交匯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核心覆蓋區和橋頭堡。
南寧海關著重強化新通道物流樞紐門戶支撐,突出推進陸海鐵聯動一體化通關作業的一系列創新改革,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廣西打造成為有機銜接“一帶一路”、西部地區貨物出海出邊的主通道和RCEP框架下連接中國與東盟地區最快速、最便捷的通道。
近年來,重慶、南寧兩關不斷加強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推動全業務領域跨關區協同治理與發展。
兩地海關成立了渝桂海關監管合作推進工作組,將“聯運中轉模式”推廣運用於鐵海聯運,提高轉關效率,推動“重慶-欽州”南向鐵海聯運班列放量增長。同時,積極推廣實施鐵路快速通關模式,實現中越班列快通模式雙向貫通,滿足企業在屬地開展艙單歸並、分票等業務需求,單櫃節約成本200元,單列縮減24小時以上口岸通關時間。
2022年,“重慶-欽州”鐵海聯運班列開行2553列,同比增長24%﹔“重慶-憑祥”國際鐵路(中越)班列開行266列,同比增長245%。
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聯共通,重慶與南寧攜手破題、破壁、破圈,努力推動通道運輸能力、通道貿易規模、通道資源整合、通道服務效率等,進一步提速增效擴量,高質量高標准高水平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