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沱街道:黨建統領 社區“1+3+N”隊伍優化小區治理格局

網格長、網格員在黨群服務中心議事。李家沱街道供圖
“現在我們小區有了黨組織,每300-500戶一個網格長,網格內黨員中心戶積極帶頭,還有一群小區服務志願者,讓小區越來越好。”香緹漫山小區居民感慨道。今年以來,五園灣社區在李家沱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不斷優化小區治理模式,提出“1+3+N”的黨建統領小區治理格局。
黨建統領聚合共治力量
據介紹,五園灣社區以300-500戶為單位,劃分網格15個。為進一步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精細化、精准化水平,社區按50-80戶設置微網格53個,將治理觸角延伸到樓道樓棟,織密社區網格。
同時,堅持黨組織建在網格上,建立網格黨支部6個,黨小組13個,推動黨組織有機嵌入小區治理經脈。創新建立《小區多方聯席議事制度》,完善《網格黨支部議事會制度》,加強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功能型黨支部、網格黨支部等多方的聯系,密切配合、加強聯動、形成小區治理合力,使小區居民“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相處和睦”。
“樓棟公示牌上誰是黨員,誰是網格員、誰是駐社區干部,分管什麼樓層,電話一目了然,遇到問題心裡就有底。”熱心王阿姨說。
五園灣社區按照“1+3+N”模式,配備網格員隊伍。設立網格長15名,專(兼)職網格員及網格指導員35名。同時,將社區民警、城管人員、法律顧問、物業管家等納入,作為網格“N”力量。網格員按要求開展基礎信息採集、方針政策宣傳、矛盾糾紛化解、風險隱患排查及便民服務等工作,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建好用好網格“黨群之家” 激發共治活力
五園灣社區利用社區還房,率先在香緹漫山小區精心打造了含黨建書吧、娛樂活動、黨群會議室於一體的“黨群之家”。
在這裡,網格黨支部向小區居民開展“黨史故事分享”等學習活動,開展“手工織網花”“春節送福”等主題活動,拉近鄰裡情,召開物業、業委會、黨支部等小區治理建言獻策座談會。
在“黨群之家”,業主能反映訴求,黨員能學習討論,網格員能征集“急難愁盼”問題,物業也可以坦誠交流。在這裡,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小區苗頭隱患,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網格內的“黨群之家”搭建起了物業與業主、黨員與業主、業主與業主之間的溝通橋梁,打通了黨建引領、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以“人情味”傳遞小區溫度,不斷提升小區凝聚力、向心力,小區治理難題也迎刃而解。(劉秀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