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了幾副老花鏡都看不清 醫生:可能患有白內障等其他眼病

很多人初發白內障時,往往以為是老花眼,沒有在意,隻有當視力大幅減退時才引起重視,劉阿姨(化名)就是很好的例子。重慶南坪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科主任張曉城表示,很多初期的症狀需提起注意。
據了解,劉阿姨(化名)在幾年前開始覺得視物不清,以為是老花眼,因此自行前往眼鏡店配了幾副老花鏡,但眼鏡換來換去,依然看不清。直到因為眼睛發痒前往重慶南坪愛爾眼科醫院就診,白內障科主任張曉城為其檢查時,才發現劉阿姨雙眼都患有白內障,右眼瞳孔區已經肉眼可見變白,再不治療可能就會引起繼發性青光眼、晶體脫位等一系列並發症。
白內障有什麼征兆,和老花有什麼區別?
老花眼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衰老現象,晶狀體隨年齡增長會逐漸硬化、睫狀肌功能也會衰退,視力調節功能受影響﹔而白內障,則是眼睛晶狀體因各種原因變得混濁,影響光線進入眼內。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比手機攝像頭時間一久磨花了,再漂亮的風景拍攝出來也是模糊不清。
張曉城提醒以下症狀要注意:
1.出現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等輕度視力障礙,或眼睛易出現疲勞﹔
2.看東西有重影或變形﹔
3.眼前有黑點固定不動,或眼前有雲霧狀﹔
4.怕光,強光下對比敏感度下降,暗適應能力下降,夜間車燈照射下產生眩光﹔
5.原有老花減輕但是近視加重,或者不戴老花鏡看近物反而更清楚﹔
6.出現明顯的視物模糊且瞳孔灰暗或呈白色,這些情況必須要非常重視了。
那麼白內障有什麼危害呢?張曉城表示,一旦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引發繼發性青光眼等疾病,甚至會導致永久性失明。
已經患上了白內障,要不要手術?
很多人一聽說需要動手術便心生恐懼,寧可打針吃藥、用護眼貼、滴眼藥水。然而,目前不存在“白內障特效藥”。張曉城表示,白內障是晶狀體老化的結果,眼藥水,最多隻能對早期白內障起到延緩病情發展的作用,但無法逆轉病情。長期不合理使用眼藥水,裡面的防腐劑等成分還會加重眼表的問題。
手術是目前全球醫學界公認的治療白內障的方式,以清晰的人工晶狀體替換已經混濁的晶狀體,才能讓白內障患者重獲清晰視力。
要等白內障“熟了”再手術嗎?
經常有老人說,等“熟透了”再做白內障手術。實際上,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看法。“一拖再拖”不僅增加了手術難度,患者的術后反應也比較大,視力恢復較慢,出現並發症的風險相應提高。早期做手術可以減少創傷,更能保証治療效果。
現在白內障手術技巧和方法跟以前完全不同。已經基本突破了年齡上的限制,隻有通過嚴格術前檢查評估,都是可以進行手術的。
日常怎麼預防白內障?
年齡增長、紫外線照射、糖尿病、近視和家庭遺傳都是引發白內障的原因,平時一般也是從這些方面著手規避。
1.注意用眼衛生
如果不是必須,盡可能避免長期使用激素類滴眼液。
2.做好眼睛防晒
紫外線照射過多,可影響晶狀體的氧化-還原過程,使晶狀體蛋白質發生變性、混濁,形成白內障。
太陽光中紫外線是形成老年性白內障的主要原因,平時應避開在陽光最強烈的時段出門﹔配備專業防紫外線的太陽鏡,或者寬帽檐的遮陽帽。
3.多做眼部檢查
張曉城強調,眼部檢查可以了解視力變化的情況,了解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等內分泌紊亂疾病時,更需要定期檢查眼睛。(重慶南坪愛爾眼科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