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特色居民樓變熱門旅游地 助推自治管理

位於南岸區海棠溪街道的筒子樓。郭旭攝
南岸區海棠溪街道海棠溪正街31號是一棟極具重慶特色的居民樓,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共有13層。整個樓棟有一個連通1至13層的天井,酷似“筒子”,得名“筒子樓”。近年來隨著影視劇的熱播,這裡成了熱門打卡地,來來往往的游客和劇組進出,樓棟居民們高興筒子樓被市民游客所喜愛,同時也助推了樓棟的自治管理。
特色居民樓忽變熱門
“影視拍攝清潔費,200元。”6月10日晚,在這棟筒子樓裡住了22年的夏易翻出一個棕色筆記本,在全新的一頁又記上了一筆,這是筒子樓今年收到的第5筆影視拍攝清潔費。
在2019年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中,筒子樓多次“上鏡”,受到不少攝影愛好者的青睞。而后,幾乎每天都有三五成群、幾十上百的攝影愛好者跟著導航前來打卡,周末節假日更為密集。讓居民煩不勝煩的是,不少劇組前來取景,一拍就是好幾天。
“劇組的燈光真的太亮了。”家住7樓的李婆婆說。撤離的劇組、離開的打卡過客,除了影片、照片,留下的還有明亮的燈光、嘈雜的人聲、滿地的垃圾。
“筒子樓有人喜歡是好事,但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不能再差下去了。”“來取景沒問題,但不能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隻要來打卡的人音量放低點,我們還是歡迎的。”等各種聲音充斥在筒子樓裡。
讓居民自己守自己的家
當然,筒子樓本身也存在一定問題。“沒有物業、設施老化是筒子樓最大的硬傷。”筒子樓網格員譚淑丹幾乎每天都要來這裡巡邏,由於居民繳納的清潔費有限,清潔工隻負責收生活垃圾,譚淑丹有時還會進行清掃工作。
“讓居民當筒子樓自己的主人,守好筒子樓。”海棠溪街道海新街社區黨委書記王佳雯很坦然,立馬引進物管不現實,筒子樓是居民自己的家,他們比誰都要上心,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管起來?
2020年,通過社區考核、居民推薦,筒子樓推選出七名黨員群眾作為居民代表,成立了自管會,並建立了筒子樓公共資金。七名自管會成員各盡所能、分工明確,有的為游客疏導、進行清潔監督,有的對接影視劇拍攝、協調時間,有的負責居民調解和管理賬務。
夏易在自管會裡負責財務管理,“筒子樓會對前來影視拍攝的劇組收取一定的清潔費用,根據拍攝時間長短收取200至500元不等,所有費用全部進入筒子樓公共資金,為筒子樓的居民生活服務。”
為筒子樓守好一片天地
來拍攝的劇組越來越多,筒子樓公共資金也越來越多,居民的需求便在大家的呼聲中得到了滿足。安裝樓道聲控燈,粉刷樓道斑駁的牆,清運大宗廢棄物品……夏易透露,除了上述大型支出,筒子樓公共資金每月的主要支出就是公攤面積的電費與清潔費。“現在家家戶戶每月支付10元的清潔費,其他公區清潔費用就由公共資金支出。”
“你別看筒子樓裡租戶比例大,但大家的心卻很齊。”居民們彼此約定,保証樓道清潔干淨。遇到有劇組拍攝,大家會盡量放低音量。遇到攝影愛好者,以禮相待等等。在居民們的齊心協力下,打卡的游客、拍攝的劇組、樓中的居民形成了共處共振的和諧模式。幾十個劇組光顧過筒子樓,這裡呈現的獨特魅力為更多人所看見。
這棟筒子樓,因寬廣的胸懷、群眾的智慧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筒子樓自管會正在積極探索方法,進一步打開思路,引進專業物業管理,為的就是這裡的居民生活得更舒適,來打卡的游客更驚喜,取景的劇組更滿意。”海棠溪街道相關負責人說。(陳思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