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東大肛腸醫院獨立開展內鏡下黏膜剝離術
2023年06月21日11:51 |

近日,重慶東大肛腸醫院為一名52歲女性患者施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切除大小為4.0cm×2.5cm的腫物,此次手術順利開展標志著重慶東大肛腸醫院在內鏡診療技術水平上的又一次新突破。
據了解,梁阿姨(化名)因嚴重便秘一個月到外院檢查,檢查后被告知距肛8cm處有一大小約4.0×2.5cm的隆起性病變,高度懷疑有早期癌變的可能,建議手術切除送病理活檢。但是,在該醫院做手術需要等較長時間,於是患者便來到重慶東大肛腸醫院就診。
術前,重慶東大肛腸醫院內鏡中心醫生余濤通過對腫物的性質、部位、大小、與周圍組織的界限以及與周圍血管關系進行了充分評估,建議患者採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的方式進行手術。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是消化內鏡四級手術,屬高技術難度的內鏡微創手術,雖手術難度大技術難度高,但這種方式既不用開腹,又能完整切除腫物,創傷小,還可縮短住院天數,節省治療費用。”余濤介紹。
醫生檢查。重慶東大肛腸醫院供圖
做好充分的術前准備后,余濤帶領團隊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經過近1小時的手術,順利將腫物完整剝離。術后,病理診斷為大腸傳統鋸齒狀腺瘤是良性病變。目前,患者已順利出院。
余濤表示,早期胃腸道腫瘤病人大多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臨床症狀往往是晚期,而簡單的一次胃腸鏡檢查,就可以檢查食管、胃部、腸道等部位的疾病,從而發現這些部位的一些癌前病變比如腺瘤性息肉、早癌等,並選擇內鏡下微創切除。對於40歲以上的健康人群,無論有無症狀,都建議至少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最好是定期檢查,特別是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重慶東大肛腸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