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醫院完成智能負壓灌注系統聯合柔性可彎負壓鞘手術

近日,重慶鬆山醫院泌尿外科/腎內科為76歲患者實施智能負壓灌注系統聯合柔性可彎負壓鞘手術,一次性清除左側多發性復雜腎結石,術后復查未見結石殘留,目前已出院。
李新為患者清除結石。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據了解,王奶奶(化名)多年前就患有腎結石,但一直不疼,就沒有在意。直到2個月前,出現左側腰痛,且持續性脹痛難忍,家人才帶著王奶奶就醫檢查。經過多方打聽,前往重慶鬆山醫院尋求泌尿外科/腎內科教授李新的幫助,希望能查明病因。
經CT檢查提示,患者左腎存在大大小小的多顆不規則結石,其中最大的一顆25mm*23mm*16mm,形同棗子大小。在腎結石中,這屬於巨大結石,普通手術難以一次性達到清石效果,患者可能面臨多次手術風險。
李新介紹,由於患者是雙腎多發結石,且體積大,目前大多數醫院通用手術方案主要有兩種。一是輸尿管軟鏡手術,這種手術創傷小,但由於結石負荷量大,一次手術難以達到徹底清石效果,可能需多次輸尿管軟鏡手術。是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該手術清石效果較輸尿管軟鏡手術好,可以一次性清除結石,但腎臟出血風險較高,創傷大,術后恢復期較長。
為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李新將病例情況匯報泌尿外科/腎內科主任劉宏后,科室立即組織了團隊研討。結合目前全國現有的新型技術和學術權威研究成果,科室研討后決定,嘗試使用智能負壓灌注系統聯合柔性可彎負壓鞘,爭取一次手術達到清石效果。
經過充分調試與准備工作,李新為患者安排了左側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術。術中使用柔性可彎負壓鞘,進行有效灌注和負壓吸引,將結石用鈥激光擊碎后,通過該系統將結石碎屑吸出體外,取得明顯效果。患者術后復查未見結石殘留,目前已出院。
李新表示,智能負壓灌注系統聯合柔性可彎負壓鞘是泌尿外科前沿新技術,在全國范圍內僅少數醫院引進開展,此次案例的成功開展對於臨床應用具備著一定的意義,同時,也標志著鬆山醫院泌尿外科在前沿技術領域的新發展。
腎結石不及時治療 危害大
李新介紹,腎結石是形成在腎臟內的固體結構,由尿液中的鹽類和礦物質沉澱而成。腎結石通常在尿液中的溶質過飽和的情況下形成,所以多飲水,保持足夠尿量,對腎結石的形成有預防作用。
腎結石的主要症狀包括腰部或下腹部的劇烈疼痛,尿頻,尿急,尿血等。腎結石在人群中非常常見,男性比女性更為多發,常見於20—50歲中青年群體。
腎結石的危害
嚴重疼痛:腎結石會引起腰部或下腹部的劇烈疼痛,有時候疼痛會向大腿和腹股溝區域放射。疼痛可能會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並會對生活和工作產生影響。
尿路阻塞:腎結石可能會阻塞尿路,使尿液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如果尿路完全阻塞,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減退,出現腎功能不全。
尿路感染:腎結石可能會導致尿路感染,因為結石表面容易吸附細菌。尿路感染會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腎感染和敗血症等並發症。
高血壓:腎結石患者可能會出現高血壓,這可能與腎臟受損有關。高血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
復發性結石: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多次腎結石發作,這會影響生活質量,並且需要經常治療和監測。
因此,如果出現腎結石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接受相關治療,以減少腎結石對身體的危害。此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避免過度飲酒和過度飲茶等也有助於預防腎結石的發生。(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