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在血液中傳遞 來聽聽他們的獻血故事

近日,第20個世界獻血者日暨無償獻血表彰主題活動開展,現場表彰了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重慶地區獲獎代表,重慶市共11606人獲獎。
血液是生命之源,為了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有這樣一群“獻血達人”,他們十年如一日為血液事業而奮斗,榮譽的背后承載的是他們用奉獻托舉起的大愛,用血液凝聚的生命源泉。小人物,大情懷,每一位獻血者背后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獻血故事。
把奉獻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韓露
周末,51歲的韓露又跟老伴一起到重慶觀音橋街頭的採血方艙進行獻血志願服務,穿上紅馬甲,拿好宣傳資料,向市民發放獻血宣傳資料,宣傳無償獻血知識、登記獻血者信息、耐心講解注意事項……一上午過去,韓露和老伴過得忙碌且充實,天氣炎熱,但他們的臉上始終挂著熱情的微笑。
韓露現場領獎(右二)。重慶市血液中心供圖
這是韓露這些年來大多數業余時間的一個剪影。
韓露的志願服務之路始於19年前,2004年,韓露懷著“救人一命”的想法,捐獻造血干細胞成功挽救了一名14歲少年,“當時也沒多想,就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捐獻挽救這名少年的生命。”談到這段經歷,韓露頗為感慨。
后來,韓露又正式注冊成為重慶市血液中心獻血志願服務者,專心走上志願服務的道路而“一發不可收拾”,韓露的老伴也在她的影響下加入到志願服務隊伍中。截至今日,她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志願服務達2596.41小時,榮獲四星志願者、2020-2021年度獻血志願服務“優秀管理員”、2020-2021年度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等榮譽稱號。
同時,韓露還是一名固定獻血者,1998年起韓露堅持每年捐獻兩次血液,25年累計捐獻血液8800毫升,曾獲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我從小接受過親戚朋友的幫助,所以我也希望能將這份溫暖傳遞給他人,反饋給社會。”關於自己參與無償獻血事業的初心,韓露這樣說。
青春在奉獻中閃光——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魏南旋
從2019年無償捐獻第一次血液開始,今年已是重慶移通學院的學生魏南旋獻血的第四年,四年裡他累計捐獻成分血72次,總量兩萬六千毫升。魏南旋是2020-2021年度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
魏南旋正在獻血。重慶市血液中心供圖
一個沒課的下午,魏南旋又來到重慶市血液中心,登記填表、快檢再到獻血,血液在無菌密閉的管路中循環、分離,然后再回到體內,魏南旋很快就完成了一次成分血捐獻,對普通人有些新奇的體驗,卻是他再熟悉不過的場景。
“第一次獻血是剛滿18歲高中畢業的時候,偶然路過血液中心門口,當志願者向我介紹獻血知識,我聽完后決定去試試。”回憶起第一次獻血的場景,魏南旋仍記憶猶新。獻血醫務人員的熱情講解和專業操作,讓魏南旋緊張的心情放鬆下來,第一次他獻出了兩個治療量成分血。
從那以后,魏南旋與無償獻血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無償獻血成為了他每月固定的“打卡”項目。
“我捐獻的是成分血(血小板),每半個月就能捐獻一次,從那以后我一直堅持到現在。”魏南旋說。
在無償獻血的路上,魏南旋也逐漸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有更多人加入到無償獻血事業中來。2020年12月,魏南旋被任命為重慶市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總隊招募部副部長,開始負責重慶市獻血志願服務的志願者招募工作,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號召更多的人投入到無償獻血事業中。
“捐獻全血、單採血小板以及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沒有傷害,我依然很健康。我希望這樣的事被更多人看見並了解,也希望大家都能打破陳舊觀念,加入光榮的獻血事業,為生命之‘火’續航。”魏南旋表示。
為生命續航——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獎(特別獎)王曦
“接到重慶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后,我覺得幸運,這麼低的概率竟然讓我碰上了,能夠挽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回憶起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情,王曦說道。
王曦捐獻造血干細胞。重慶市紅十字會供圖
大學時,王曦在一次獻血中採集了8ML血樣並填寫了入庫申請表,成為中國造血干細胞志願捐獻者中的光榮一員。后面王曦入伍當兵,退伍后進入醫院成為一名婦科醫生,將這件事忘在了腦后,2020年初,王曦接到重慶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她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
“家人們也有擔心,害怕捐獻造血干細胞會對我的身體造成影響,但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位醫生,我知道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且並不會因此減弱捐獻者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王曦說。
工作人員告訴王曦,匹配上的患者是一個小朋友,這次機會他們已經等了很久了,王曦征求家人的意見后,決定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救這個小孩,第一次捐獻了造血干細胞100毫升。
2021年,醫院再次打來電話,告知王曦被捐獻者的病情反復了,詢問她是否願意再捐獻一次。這一次王曦依然沒有猶豫,毅然做出了捐獻的決定。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根植在我的熱血中,如果再來一次,我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王曦說。
用熱血凝聚愛心——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張金鑫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能為這個社會做的很有限,但是我認為獻血是一種生命價值的分享,是救人於危難的責任,說不定身邊走過的一個路人,身上就流著我的血……”
48歲的張金鑫是今年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的獲得者之一,在這之前他已經獲得了3次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張金鑫正在獻血。重慶市血液中心供圖
從2002年開始第一次獻血,47歲的張金鑫的獻血之旅已經走過了21年。累計獻血121次,全血獻血量達7600毫升,單採成分獻血量192個治療量,一個個數據的背后,滿載著張金鑫這些年來對於獻血事業的努力與堅守。
“我是從02年開始獻血的,到今天已經堅持了21年,應該算是我們國家正式開始無償獻血的第一批人了。”張金鑫表示,第一次去獻血的時候網絡還不發達,信息比較閉塞,對獻血知識了解得不多,也害怕對身體有影響,后來獻了一次血之后覺得自己身體沒什麼問題,同時又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就一直堅持下來了。
對獻血事業接觸得越多后,張金鑫也對獻血事業有了更深的認識。
“現在臨床中有很多需要緊急用血的關鍵時刻,但是由於對獻血的了解程度不同,社會中存在一些像我們這樣長年堅持獻血的捐獻者,但更多的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獻血的人群,其實還需要多宣傳讓更多人認識並參與獻血事業中來,用愛心和熱血來溫暖這個社會。”張金鑫說。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滴滴熱血詮釋愛心。生命或有長短,奉獻永不止步,志願者們雖身處不同的行業,但他們都用實際行動演繹著一曲奉獻之歌,讓愛在血液中傳遞,讓生命之花綻放。(韓潔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