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推動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挑大梁顯擔當
依托大通道做“大產業” 瞄准“新藍海”布局新產業

江津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前沿和陸港型綜合物流基地,初步形成連接西北、暢聯西南、面向東盟、通達全球的通道網絡。圖為珞璜樞紐港。(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康鋮智匯機械車間一角。記者 彭瑜 攝/視覺重慶
日前,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發布,江津區74家企業入選,新增企業數排區縣第三名。至此,該區已累計創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236家。
“‘專精特新’企業是江津制造業的重要支撐,也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所在。”6月27日,江津區委書記李應蘭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稱,成渝中部地區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戰場,推動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江津將錨定“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總目標,依托大通道做“大產業”,瞄准“新藍海”布局新產業,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創新發展增長極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努力在推動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挑大梁、顯擔當。
內暢外聯
加速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
6月11日凌晨1點,首班開行的(泰國—老撾萬象—重慶江津)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鏈班列(成渝)到達重慶江津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
“這是東南亞水果首次通過中老鐵路直達江津珞璜。”李應蘭稱,這些水果抵達后轉運至雙福國際農貿城、各大生鮮商超,再分銷至川渝兩地,“相比過去,運輸時間縮短至4天,損耗減少、物流成本降低。”
近年來,江津區著力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建成全國首條雙流制市域(郊)鐵路,進一步豐富聯系重慶中心城區的便捷通道﹔統籌“鐵公水”多式聯運資源、不斷完善珞璜港功能,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加快建設,初步形成連接西北、暢聯西南、面向東盟、通達全球的通道網絡,正激活開放經濟“主動脈”。
“內暢外聯,加速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李應蘭稱,江津將持續加快建設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強化通道要素聚集效能、提升樞紐服務能級、增強通道輻射效應,合力打造高能級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加強長江上下游港口物流聯接,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港口、航運平台組織能力,有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線沿長江城市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跨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全力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取得新突破。
為此,江津將加快推進渝昆高鐵川渝段,渝赤敘高速、三環高速公路永川陳食至江津油溪段建設﹔穩步推進國道G353白沙至合江升級改造工程前期工作,預計明年開工建設﹔研究策劃的重慶中心城區至江津至瀘州至樂山的城際鐵路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同時以珞璜冷鏈物流主樞紐為主、雙福冷鏈農副產品分銷中心為輔,把江津建成全市重要的東盟進口冷鏈集散分撥中心及生活服務基地,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構建“全球生產、全球採購、全球銷售”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創新主體引育工程
匯聚發展新動能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片區重慶康鋮智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內,一張《康鋮集團分包的C919飛機解剖圖》格外引人注目,旁邊的主要客戶圖還在持續增加:沈飛、成飛、陝飛、空客、波音……
“發展速度快,得益於持續的創新研發。”康鋮智匯機械涉及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等產業,該公司副總段碧波坦言,公司簽約落戶就成立研發中心、儲備科研人才,2021年正式投產,一年后成長為規上企業。現在,公司的客戶分布全國及歐美各地。
康鋮智匯機械創新發展只是江津區創新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津區在全市率先試點科技副總進企業制度,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論壇、首屆“專精特新”創新賦能大賽﹔不斷優化創新生態,創新高層次人才評價制度入選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充分發揮區位、交通、產業優勢,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李應蘭稱,江津要持續堅持以團結湖數字經濟產業園、環重慶交通大學創新生態圈、山區橋梁與隧道工程等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抓手,推動形成“校地企—產學研”協同創新格局﹔同時依托川南渝西教育共同體,持續推動干部跟崗交流,通過瀘永江融合發展示范區產教聯合體,統籌推進三地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技融通,聯合瀘州市委組織部共同承辦“重慶英才講堂”,走出一條高效協同、共建共享的區域協調發展路子。
瞄准“新藍海”
重塑產業格局
近日,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用空壓機HC08通過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國家燃氣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試驗檢驗和船級社型式認可,成功攻克“無油離心式空壓機”這一氫燃料電池領域“卡脖子”技術。
“研發引領產銷兩旺。”江增重工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公司承接合同同比增長20.9%,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0.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4%,“各項指標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實現‘雙過半’。”
“重塑產業格局,瞄准‘新藍海’,布局新產業,協同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攜手打造先進特色產業集群。”李應蘭表示,一方面發展壯大以東風小康、重汽為代表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和以武駿和友16GW光伏材料、智篤科技玄武岩超細纖維為代表的未來材料產業集群,促進無人機、數控機床、智能檢測等高端裝備和丘陵山區智慧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同時與瀘州、永川圍繞“一區兩帶三組團”空間布局,著力推進產業發展協同協作,持續推動“合江·江津(珞璜)”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持續實施100萬畝優質糧油及稻田綜合種養、60萬畝花椒、50萬畝晚熟荔枝龍眼等多條農業產業帶,攜手打造先進特色產業集群。本報記者 彭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共建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省際聯防聯控機制
- 人民網重慶6月26日電 (記者胡虹)26日,在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和全國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同志的共同見証下,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以下簡稱“部固管中心”)在成都聯合簽署了《關於建立川渝新污染物環境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協議》。該協議是全國第一個跨省域的新污染物治理聯防聯控機制。…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