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寶寶發生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2023年07月17日10:57 |
小字號

孩子容易在夏季發生腹瀉,特別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而腹瀉輕則導致嬰幼兒營養吸收不良,重則可能導致嬰幼兒死亡,所以應高度重視。

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白倩表示,腹瀉從病因上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前者可由細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后者主要是由飲食因素和氣候因素所致。在感染因素引起的腹瀉中,以病毒感染最為多見。

細菌性腹瀉

細菌性腹瀉在夏季發病數量較高,尤其是在人工喂養的寶寶中更容易發生,因為喂養時所用的器皿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好,就有感染的可能。此外,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也可以引起細菌性腹瀉,由於引起腹瀉的細菌不同,各種腹瀉的表現症狀也不相同。

致病性大腸杆菌引起的腹瀉多發生在夏季,起病比較緩慢,開始比較輕,然后逐漸加重,出現嘔吐、低熱及脫水症狀,孩子的排泄物有腥臭味,多見水樣、黏液狀,少數孩子出現膿血便。

金黃色葡萄糖細菌引起的腹瀉多是由於孩子長期大量服用抗生素導致的菌群失調所致。主要特點為不同程度的發燒、腹瀉和嘔吐,排泄物開始呈黃綠色,3-4天后變成有腥臭味的暗綠色水樣大便,且次數極多,每天可達10-20次,孩子脫水情況嚴重。

霉菌引起的腹瀉多並發於其他感染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患兒或是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的患兒。孩子每天排泄3-4次,為黃色稀水樣大便,有的像豆腐渣狀,有的呈綠色、泡沫多,帶有黏液。

病毒性腹瀉

病毒性腹瀉多發生於秋季,又稱為“秋季腹瀉”。這種腹瀉起病較急,開始多出現咳嗽、流涕、流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小兒發燒,且體溫可達39℃-40℃,發病當日可排出水樣大便或蛋花湯樣大便,混有少量黏液,無腥臭味,孩子脫水比較嚴重。

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功能還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養不當很容易發生腹瀉。例如吃得太多,胃腸無力把食物消化完,輕則大便次數多,重則發生嘔吐。如果母乳不足或過早用粥類、粉糊、糖類等食品喂養嬰兒,可因粉糖類發酵而使胃腸脹氣,導致腹瀉。突然更換食物種類,進食大量澱粉類和脂肪類食品也可導致腹瀉的發生。

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隻要適當地調整食物的比例和分量,停止吃那些不適宜的食品,多飲水,防止發生脫水,大多數孩子可以自愈。

氣候因素導致的腹瀉

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強﹔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由於口渴又易吃奶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這些均易誘發腹瀉。(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