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與同事一起查出“幽門螺杆菌” 重慶東大肛腸醫院:與一起就餐有關

2023年08月08日15:21 |
小字號

近日,李女士(化名)與同事劉女士(化名)一起進行C14呼氣試驗時發現,都被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杆菌”。重慶東大肛腸醫院醫生表示,可能與她們天天一起就餐有關。

警惕“病從口入”的幽門螺杆菌

幽門螺杆菌是一種寄生在人體胃內的細菌,在我國人群感染率約為50%,主要的傳播途徑有口口傳播、糞口傳播。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后會出現一些消化道症狀,如惡心、噯氣、腹痛、腹脹等,具體因人而異,部分感染者可能沒有症狀。

通常情況下,隻有密切用餐接觸,才會導致感染概率增高。有研究發現,在家庭裡,幽門螺杆菌聚集情況比較多,如果丈夫感染了幽門螺杆菌,那麼妻子感染細菌的幾率就比別人高得多,甚至家裡其他人也可能感染。

幽門螺杆菌如何篩查

尿素C13、C14呼氣試驗是臨床檢測幽門螺杆菌最常應用的非侵入性試驗,具有檢測准確性相對較高、操作方便和不受幽門螺杆菌在胃內灶性分布影響等優點,可作為幽門螺杆菌現症感染的判斷依據。

非侵入性方法中的尿素C14呼氣試驗—液閃法是行業內公認的“金標准”方法。

確診幽門螺杆菌感染 需要治療嗎?

2023年疾控中心發布的白皮書中指出:幽門螺杆菌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負擔重、耐藥率高的特征,可引發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多種胃腸道內外疾病,嚴重情況下可引發胃癌。因此患上幽門螺杆菌后,需要及時治療。

白皮書指出,除了關注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員的診斷及根除治療外,人群干預策略是從整體層面降低幽門螺杆菌感染疾病負擔的最有效策略,可降低43%—52%的胃癌發生風險。根除治療應遵循“檢測—治療”原則,即一旦檢測出幽門螺杆菌感染,如果沒有抗衡因素存在,均應鼓勵進行根除治療。

預防幽門螺杆菌的方法

1.分餐制:在同事聚餐時,主動提出分餐制,真誠表達分餐的原因和好處,提醒同事使用公勺公筷。

2.注意個人衛生:在公司吃飯和如廁前后,認真洗手,這一點也很重要,幽門螺杆菌可在牙垢和齲齒上生長繁殖所以也需要注意口腔衛生。

3.定期檢查:已有家庭成員明確診斷幽門螺杆菌感染后,家屬患病風險高,注意定期檢查。

重慶東大肛腸醫院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上腹部痛、胃燒灼感、反酸、惡心嘔吐、口干、口臭、打嗝、食欲下降、腹脹等症狀,不可盲目用藥,需及時到醫院明確診斷。(重慶東大肛腸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