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黃金治療期” 弱視治療不能“再等等”
2023年08月21日11:22 |

“弱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眼部疾病,也是導致患兒視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因素,重慶愛成大坪眼科醫院院長鮮光軍提醒,弱視治療需要把握“黃金期”,如果沒有及時得到診治,其帶來的危害是無法想象的。
弱視是怎麼一回事?
弱視是在視覺發育期內因為異常的視覺體驗(單眼斜視、未矯正的屈光參差、未矯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形覺剝奪等)引起單眼或雙眼的最佳矯正視力低於相應年齡。3—5歲兒童最佳矯正視力(可理解為戴上眼鏡以后的視力)<0.5, 6歲以上兒童<0.7就可以診斷孩子有弱視。
弱視可引起發育障礙與退化,包括形覺、色覺、光覺、立體感。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性眼病。弱視常被叫作“懶惰的眼睛”,意思就是:這隻患病的眼睛很懶惰,不會主動去看東西。
弱視治療不能“再等等”
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孩子長大后視力會自然恢復正常,或者他們可以在孩子年齡更大時再治療弱視,但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
對於小兒弱視來說,12歲(視覺發育的敏感期)之前是黃金治療時期,隻要能夠早期發現並堅持治療,大部分患兒都可以被治愈。
然而,一旦超過12歲以后,想要糾正弱視就變得非常困難。雖然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一些青少年甚至是18歲以后的成年人經過常規的弱視治療后也可以提高弱視眼的視力,但治療效果遠遠低於低齡兒童。因此,各位家長還是要慢慢培養為孩子早期進行視力篩查的意識,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但是如果晚了一點,也不要輕易放棄治療孩子弱視的機會。
弱視兒童不僅存在難以矯正的視力問題,還可能會影響立體視覺,從而對孩子未來的駕駛、測繪和需要精細視力的工作造成影響,這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負面影響。(重慶愛成大坪眼科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