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農民版畫——
一刻一拓畫鄉愁
綦江農民版畫文創產品。綦江農民版畫院供圖
“作不一樣的農民畫。”
走在重慶市綦江區,無論是從藝三十余載的“泥腿子”創作群體,還是年輕的85后傳承者們,口中都時常念叨起“李毅力”這個名字以及他的名言。
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綦江土生土長的農民版畫家李成芝至今難以忘懷:20世紀80年代初,民間繪畫在各地蓬勃興起,美術專業出身、時任綦江文化館干部的李毅力等人,與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群眾藝術館等單位的專家一道,在東溪、趕水等十來個鄉鎮辦起農民版畫創作班。短短兩年,便培訓了300余名農民版畫創作者,為繁榮綦江農民版畫積蓄了人才力量。如今,綦江已擁有上千名農民版畫創作者,其中,骨干創作者100余人﹔成立6個創作團隊及產業研發團隊﹔一批優秀作品遠赴重洋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
為啥子是版畫?
“明清年間,綦江就有制作木版年畫的傳統,先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圖案,再純手工拓印成作品”,別看如今說得頭頭是道,參加創作班前的李成芝,還是個與藝術“絕緣”的農村姑娘,“一邊種地,一邊‘舞刀子’,不是刻年畫,而是每逢‘趕場天’到集鎮上給人剪頭發”。可巧,趕場趕上了創作班招生,李成芝從此撂下剪刀,拿起刻刀。
“綦江農民版畫在繼承傳統木雕技藝基礎上,大量吸收巴渝民間石刻、布貼、挑花、刺繡、蠟染、剪紙等藝術特色,再結合現代審美加以提煉、升華,不斷消化、探索、創造。”年近七旬的李毅力回過頭來說,“作不一樣的農民畫,就是要發掘屬於綦江的強烈生活味和鮮明地域性。”
走進具有地標意義的綦江農民版畫院,《苗家姑娘》《晨曲》等綦江農民版畫初興時的一批代表作靜靜陳列,大膽新奇的構圖、簡潔明快的表現手法、稚拙天真的藝術風格、原始而又現代的裝飾意味,形成一種極富視覺沖擊力的美感,越看越動人。
與傳統木刻版畫不同,綦江農民版畫以一版多色的粉印版畫為主。究其緣由,有人說是粉印版畫比較經濟,同時降低了版畫技術難度易於普及﹔也有人說,在性格熱辣耿直的巴渝人民看來,一版單色有些偏“素”了——“淡抹”不得行,“濃妝”才對頭!
玩笑歸玩笑。除了藝術形式,綦江農民版畫的表現主題也充滿“巴渝味道”。“趕場、秋收,養雞、斗牛,挽線、納涼,山歌、吹打……數不盡的靈感就像潮水一樣涌進腦殼,畫不盡身邊俯拾皆是的鄉土生活。”李成芝說道。
轉型,賦予綦江農民版畫更旺盛的生命力。
21世紀初,一批民間農民版畫家在堅持“原始感”的同時,開始嘗試“大主題”“大場景”創作,李成芝便先后完成了《民間十大節日》《家鄉的歌》等組畫。從過去呈現個體親歷的鄉土生活片段,到有意識地從更宏觀的視角對巴渝地區特色農耕文化加以歸納、總結、再現,綦江農民版畫的藝術層次更上一個台階。
近些年,綦江農民版畫的創作主題和表現形式進一步拓展。
徜徉於綦江農民版畫院精品陳列室,一些“領異標新”的“枝頭春紅”引人矚目:孟傳平《荷》,黑白色調、質朴典雅,一改人們對於農民畫“大紅大綠”的傳統印象,而內容又是巴渝農村常見之景,源於鄉土,高於生活﹔桂煥勇《遠古的巴人》,將創作主題延伸至民間文化的淵藪﹔一旁,黃袁媛《天長地久》更是“野心十足”,作品原型基於當地考古發現的“綦江龍”化石,雕刻的時光尺度已逾億萬年。
“過去表現農村豐收題材,可能畫一位孃孃挑著竹筐沿街叫賣脆李,如今隨著城鎮化進程,這樣的場景就得變成孃孃在手機前直播帶貨了。”山東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教授劉燕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她關注、研究現代民間繪畫多年,曾多次到綦江實地調研,“隨著時代發展,綦江農民版畫創作需要不斷聚焦新生活、新風尚,在扎根民間藝術沃土的基礎上,真正體現時代變遷和當代精神。”
不僅是綦江農民版畫,在劉燕看來,現代民間繪畫既要避免題材守舊、過度重復過去的生活場景,也不能失去自身特色、變成“無根之木”,“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澎湃的內生動力。”
所有創新,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承。
年輕的受眾呼喚新作品,年輕化的創作者恰好回應了新需求。去年,新任綦江農民版畫院院長,是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版畫系的80后河北姑娘劉月。
“上學時,我就多次跟隨老師到綦江寫生,對農民版畫有很深的感情和共鳴”,研究生畢業后,劉月毅然決定扎根綦江,從基層干起,“面向全區21個街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104所中小學開展農民版畫普及推廣,每年培訓的中小學生就有數萬人次”。為了支持劉月的事業,她的丈夫也選擇從重慶主城區來到綦江工作、定居,因版畫結緣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
多年來,在許多“劉月”的努力下,綦江農民版畫薪火相傳、弦歌不輟。綦江區小學、初中、高中均開設了版畫課,每年輔導創作版畫作品3萬余件。以農民版畫為主題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每年惠及市民10余萬人次。如今,走在綦江街頭,廣告招貼、施工圍擋,處處可見農民版畫元素﹔走進路邊店鋪,聊起農民版畫的技藝和歷史,男女老少大都略知一二,一刻一拓間的鄉愁,已流淌進綦江人的血脈……
說來很巧,李成芝和愛人當年也是因農民版畫創作班而相識、相守。如今,兩人的女兒也在綦江文化館工作,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一邊從事農民版畫創作、創新,一邊參與打造東溪版畫藝術街。
綦江蜿蜒流過的東溪古鎮,一座座版畫創作基地、體驗館等正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6年前,正在東溪書院街小學讀五年級的鄧巧靈,在學校版畫社裡第一次接觸到農民版畫,“刻畫、上色、拓印的快樂,讓我十分著迷。”后來,到綦江城區上中學的她,每年寒暑假都會回到東溪,在版畫館裡重溫美好,“許多城裡的老師來這裡傳授技藝,鎮上的藝術氛圍越來越濃,我還帶同學們來體驗過版畫制作,大家都覺得很有意思。”不僅是東溪古鎮,還有古劍山版畫藝術村、上廠村農民畫室……鄉村文化振興的畫卷,在綦江愈發靚麗。
看著女兒在東溪老街傳承技藝,看著“鄧巧靈”們一刻一拓間陶醉其中,李成芝仿佛遇到了30多年前的自己。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7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