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孩子外傷如何正確處理

2023年08月29日10:32 |
小字號

夏天孩子穿衣少,裸露在外皮膚很多,加上孩子皮膚又很嬌嫩,易發生各種皮膚創傷,比如摔倒后的皮膚損傷、被鋒利的工具或玻璃的割傷還有關節扭傷等,那麼,孩子受外傷后,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傷口呢?

割傷

對於小而淺的傷口首先進行止血,將孩子受傷的手部舉高,並捏住手指根部兩側止血。絕大部分的創口需要清潔,可用碘酒、酒精涂在傷口周圍的皮膚,用干淨的消毒紗布包扎好。如傷口無感染征象,過兩天可用酒精棉球再消毒傷口一次。但如果被臟或生鏽的銳器割傷或傷口大而深,有可能被破傷風杆菌感染,此時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扭傷

扭傷多發生在手腕、踝關節等部位,扭傷部位會出現腫脹與疼痛,皮膚青紫,局部壓痛很明顯,受傷的關節不能轉動。發生扭傷后應限制小兒活動受傷的關節,特別是踝關節扭傷后,應將小腿墊高。早期處理宜冷敷,以后用熱敷。—般在l—2天后可在患處進行按摩,促使血液循環加速,腫脹消退。此外,發生扭傷后要注意關節韌帶有無裂傷,如果發現孩子有骨折或關節脫位的跡象,比如疼痛難忍、患側肢體不能動彈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白倩表示,小兒外傷后,可根據出血部位、出血量加以處理。若血出得很慢,量不多,可用干淨的毛巾或消毒紗布蓋在創口上,再用繃帶扎緊,並將出血部位抬高,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當血出得很快,出血量又很多,臨時性急救方法就是馬上施行壓指法,即迅速用手指將受傷的血管向鄰近的骨頭上壓迫,壓迫點一般在離心臟近的一端。四肢部位的大出血,也可用橡皮管、橡皮帶充當止血帶,但應注意每隔30分鐘左右放鬆一次止血帶,以免影響血液循環。(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