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

為什麼說眼軸是判斷近視風險的關鍵?

2023年08月31日14:38 |
小字號

在視力檢查中,眼軸數據的觀測是必不可少的。那麼,眼軸和視力的變化有什麼關系呢?今天就跟著重慶華廈眼科醫院屈光中心主任蔡錫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眼軸與眼底疾病的風險關系?

眼球是一個球體,它的前后直徑我們稱為“眼軸”,正常情況下眼軸在23.5mm左右。如果眼軸過長,就意味著眼球的體積就會變大。當眼球變大時,眼球壁就會變薄,這就像吹氣球一樣,氣球體積小時氣球壁厚,氣球體積變大后氣球壁就變薄。

我們的眼球壁就像氣球壁一樣,當眼球體積變大時,眼球壁就會變薄。同時,組成眼球壁的視網膜、脈絡膜和鞏膜都會變薄,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變化,這些變化可以在眼底檢查中被發現,嚴重的更可能會致盲。

眼軸就是衡量眼球體積大小的一個指標,眼軸越長表示眼球體積越大,眼球壁越薄,視網膜、脈絡膜和鞏膜都會變薄。

當眼軸長度大於25.5mm時,眼底病的並發症會大幅度增加。一般情況下,遠視眼眼軸短,近視眼眼軸長,所以近視眼患者更容易並發眼底病。

這裡也需要注意,雖然我們說,近視患者常常眼軸長,所以認為眼軸長更容易造成眼底並發症。但是眼軸長的患者不一定就近視,而近視的人也不一定眼軸就長。

為什麼要警惕高度近視?

總體來說,大部分高度近視的患者眼軸是過長的,而過長的眼軸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眼底變化,進而引發各種眼底疾病。所以,才會一再地強調,預防近視的目標,是將孩子的近視度數盡量控制在500度以內。

近視眼不僅是不方便的問題(比如需要戴眼鏡、戴隱形眼鏡,需要摘戴護理等)﹔更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容易引起一系列有致盲風險的眼病,如視網膜裂孔(最常見)、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

近年來,屈光手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不少人以為,手術解決了近視的問題。但事實上,屈光手術本身並沒有消除近視(眼軸增長)的風險。

比如,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屈光手術的方法,是將近視眼的角膜切削成一個光度適合的隱形眼鏡的形狀。這樣近視的患者就等於隨時戴著用自己角膜制作的隱形眼鏡了,既不用摘戴,也不用護理。感覺上,好像近視的問題解決了。但事實上,這些患者的眼軸仍然是長的,表面上雖然沒有近視,但伴隨著眼軸增長而帶來的近視風險並沒有降低。

所以,僅僅認為用某些方式改變了原本高的近視度數是不夠的,一旦達到過高度近視的度數,就意味眼軸增長帶來的近視風險已經存在了,且很難逆轉,即便進行了近視矯正手術,后期也要定期觀察眼底的情況。(重慶華廈眼科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