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到底要不要看醫生?鬆山醫院:不同類型處理方法不同

新生兒黃疸非常常見,是新生兒期間常見的臨床問題,超過80%的正常新生兒,出生后會出現皮膚黃染。重慶鬆山醫院兒科(新生兒科)主任唐仕芳提醒廣大市民,大多數黃疸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隻要充足喂養會自然消退,不過也不排除是疾病原因,具體的黃疸類型,隻能靠專業兒科醫生判斷。
生理性黃疸:無需特別治療
生理性黃疸是常見的類型,一般在寶寶出生后2—3天開始出現,4—5天達到高峰,持續7—12天左右,可自行消退。
對於正常足月兒,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增加喂養頻次,每天喂養8—12次,甚至更多促進寶寶排便,大多就會自行消退。隻要在醫生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繼續動態監測隨訪即可。
但如果黃疸出現得太早、升高太快、退而復現,以及延遲消退等(足月兒2周還沒有消退,早產兒3周還沒有消退),就需要去醫院就診。
病理性黃疸:需盡快就醫
如果黃疸出現得更早(生后24小時內),黃疸24小時上升超過5mg/dl,黃疸程度超過生理性黃疸、黃疸消退延遲(持續時間往往超過2—4周,甚至長期不退),首先考慮病理性黃疸,則需要積極尋找原因,比如溶血性黃疸、感染等。這種情況要立即帶寶寶就醫治療。
母乳性黃疸:聽從醫生建議
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乳本身引起的黃疸。是否需要停母乳需要參考醫生的建議,家長千萬不要自行停母乳。
在停母乳期間,哺乳媽媽也可以用吸奶器將奶吸出來,以保証乳汁分泌量不減少,當寶寶膽紅素下降到一定水平時,就可以馬上恢復母乳喂養。
當然,以上的標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自己無法判斷的情況下,建議聽從醫生的意見。
黃疸的危害
膽紅素腦病
新生兒黃疸過高,沒有及時有效治療,導致膽紅素腦病。對患兒的神經系統造成嚴重危害,出現手足徐動、眼球運動障礙、聽覺障礙甚至耳聾、牙釉質發育不良四聯症,甚至危及生命。
皮膚損害
新生兒黃疸還會造成皮膚損害,易出現破潰,新生兒皮膚嬌嫩,若發生破潰,引起感染幾率非常大。
影響智力發育
治療不及時,可能影響智力發育,導致智力發育障礙,嚴重者可能引起腦癱。
新生兒黃疸怎麼治療?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降低血清過高的膽紅素水平,以減少游離膽紅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潛在的毒性作用。
在各種治療手段中,藍光照射(光療)是療效肯定、安全的治療方法。目前,我國暫時不提倡家中光療,因為新生兒屬於特殊群體,家中光療家長不能准確及時地評估孩子的病情變化。所以,如果需要藍光治療,請及時前往醫院就醫。(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