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腹部間斷性隱痛兩年檢查出腫瘤 西區醫院:消化道有這些症狀需警惕

2023年09月05日14:22 |
小字號

消化系統是人體攝取和營養吸收的場所,面對肚子痛,有人說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忍一時卻可能埋下腫瘤的“禍根”。近日重慶西區醫院消化疾病中心就接收了一位“忍”出疾病的患者黃女士(化名)。

樊麗琳為患者查體。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據了解,黃女士在兩年前就開始出現間斷性上腹部隱痛,但因為每次疼痛時間較短,在10秒左右,且休息后症狀可自行緩解,就沒有引起重視。一直忍到了今年8月,患者才前往重慶西區醫院內鏡中心做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發現胃體下端有一個粘膜下隆起病變,進一步行超聲胃鏡和CT檢查后,發現病變是位於胃壁第四層的腫瘤,且同時向胃腔內及腔外凸起,血供豐富。

“瘤體位置較深,瘤體較大,考慮間質瘤的可能性大。”內鏡中心主任樊麗琳介紹到,這個位置如果直接進行內鏡下切除,需要確定腫瘤包膜的完整性,術中會進行胃壁全層切除,胃壁缺損較大,術中出血風險也會比較大。

經普外科、內鏡中心、消化內科多學科討論后決定為患者行“內鏡下胃粘膜剝離術+腹腔鏡胃修補術”。消化內鏡團隊先從胃鏡下胃腔內沿瘤體邊緣完整剝離,完整切除瘤體,部分行胃壁全層切除后,再由普外科副主任李仕強行腹腔鏡胃縫扎修補術。

手術中,軟鏡在胃腔內,硬鏡在胃腔外,雙鏡內外配合下,完整切除腫瘤,並且保留了健康的胃腸組織。

內鏡中心及胃腸外科團隊為患者做手術。重慶西區醫院供圖

消化道腫瘤不容小覷

“消化道癌症”是食管癌、胃癌、腸癌等較為常見的癌症類型統稱。在大家的印象中,惡性腫瘤基本上等同於不治之症。其實,消化道惡性腫瘤治療效果取決於發現的時機,早期胃癌手術后5年存活率是比較高的,II期也在一半以上,因此,消化道腫瘤防治的關鍵就在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消化道早期腫瘤往往是無特異性的症狀,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要注意:

早期腫瘤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腹痛,但常出現腹脹等腹部不適﹔

食欲減退,消化不良、乏力、疲憊等﹔

短期內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

進食不暢,有受阻的感覺,尤其是進食硬食后明顯﹔

經常腹瀉或者便秘,大便顏色改變,出現黑便、便中帶血。一旦出現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就已經是比較嚴重的階段了。

哪些因素容易導致消化道腫瘤?

遺傳因素

有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家族史的成員比一般人群發病率更高。

感染因素

幽門螺杆菌(HP)感染,這種細菌主要通過唾液傳播,我國常見的飲食方式多為共餐制,可造成幽門螺杆菌的交叉感染。幽門螺旋杆菌不及時根除有可能會引起胃癌。

不良習慣

長期吃腌制類、油炸類、過咸或者霉變食物﹔吸煙酗酒﹔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久坐等,都會導致胃腸道功能的紊亂,進而誘發消化道腫瘤。

如何更好地早期檢出?

消化內鏡檢查是一種最為直接有效的檢查手段。近年來,消化道腫瘤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樊麗琳提醒定期做胃腸鏡篩查,健康體檢不要忘記做胃腸鏡,在最佳治療時間內早治療,在癌細胞還沒有進一步病變之前就將腫瘤扼殺在搖籃裡。(重慶西區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