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不能等 出現這些情況要引起重視

“醫生,我的小孩什麼都懂,就是不會說話。”“孩子已經2歲了但還是不會叫爸爸媽媽,怎麼辦啊?”近年來,家長對孩子言語發展的關注越來越重視,而孩子不會說話或者說話慢,這一切,都是語言發育遲緩搞的鬼。
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重慶三一八醫院精神心理科主治醫師張懷英表示,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在發育過程中的兒童其語言發育沒達到與其年齡相應的水平,這些兒童大多數表現為語言方面的總體的落后。
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
1.聽覺障礙﹔
2.兒童孤獨症﹔
3.智力發育遲緩﹔
4.受語言學習限定的特異性障礙﹔
5.癲癇﹔
6.腦癱﹔
7.構音器官異常﹔
8.語言環境的脫離和不良。
孩子需要做哪些評估
滿足下列任意標准的兒童都應接受言語和語言評估:
1.父母或照料者、老師、專業人員或其他照料者擔心兒童的言語或語言存在問題﹔
2.言語和語言發育緩慢或停滯﹔
3.過度流涎﹔
4.吸吮、咀嚼或吞咽困難﹔
5.唇、舌和下頜的運動不協調﹔
6.9個月時尚未咿呀學語﹔
7.15個月時還未開始說明確的單詞﹔
8.18個月時還不會說恆定的單詞﹔
9.24個月時還不會組合詞語﹔
10.24個月時照料者仍難以聽懂其言語﹔
11.36個月時陌生人仍難以聽懂其言語﹔
12.言語不流利(口吃),包括但不限於在非緊張狀態下重復整個詞語﹔
13.兒童因溝通困難而受挫﹔
14.兒童因“說話滑稽”而被同齡人取笑﹔
15.兒童逃避說話﹔
16.兒童能夠習得詞匯和句子結構,但不能恰當使用語言來溝通﹔
17.語言不典型或混亂,或者不能清楚地表達觀點﹔
18.若無視覺提示的輔助,兒童不能遵從指令﹔
19.發育倒退﹔
20.5-6歲時記憶技巧差。
張懷英提醒,家長可以根據兒童的能力,提供補償性的策略來學習語言及溝通技能,提升語言能力。如果寶寶有類似情況,建議及時帶寶寶到醫院看診。(重慶三一八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