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無痛性腫脹?鬆山醫院:警惕是淋巴瘤的危險信號

每年的9月15日為世界淋巴瘤日,今年是第20個世界淋巴瘤宣傳日。為提高市民對隱藏在身邊的高發惡性腫瘤淋巴瘤的認識,重慶鬆山醫院血液科開展公益義診活動,9月15日,血液科門診免挂號費。那麼,什麼是淋巴瘤、哪些危險信號應該警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淋巴瘤是什麼?
重慶鬆山醫院血液科符剛團隊介紹,“淋巴癌”全稱惡性淋巴瘤,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淋巴瘤是一組原發於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結造血組織的惡性腫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實體瘤形式生長,屬於常見腫瘤之一。近年來,全球淋巴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哪些危險信號需警惕?
淋巴瘤的早期表現隱匿,不易察覺。早期症狀與感冒等類似,大部分患者出現頸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無痛性腫脹。
尤其以頸部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其次為腋窩、腹股溝淋巴結﹔並且常常合並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的症狀。
哪些人群是淋巴瘤高危人群?
有淋巴瘤家族病史﹔
長期接觸農藥、染發劑、苯、甲醛等有害化學物質者﹔
長期接觸放射線者﹔
長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藥物者﹔
艾滋病毒、EB病毒及幽門螺旋杆菌等感染者﹔
工作壓力大、長期精神緊張、飲食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者。
淋巴瘤可以治愈嗎?
淋巴瘤雖然是一種惡性腫瘤,但是隻要發現及時,盡早規范治療,大約有50%的淋巴瘤可治愈。即使是不可治愈的淋巴瘤,在積極有效的治療下也可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所以早期發現淋巴瘤非常重要。
病理檢查是診斷淋巴瘤的金標准。1955年Gall將淋巴瘤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再根據病理類型、免疫組化等分為幾十上百個小類型。
待病理檢查確診后,再通過PET-CT、骨髓檢查等將淋巴瘤分為I、II、III、IV期,並進一步判斷危險度分層,從而制定治療方案。爭取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淋巴瘤的治愈率。
因為惡性淋巴瘤的診斷比較復雜,因此首診醫生及病理診斷水平很重要,為避免誤診、漏診及延誤治療,建議患者選擇正規的專科醫生、專科門診。
治療方案有哪些?
淋巴瘤並非不治之症,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放療、靶向免疫治療、手術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CAR-T細胞治療等,治療時需遵循“量體裁衣”的個性化治療。
治療后會復發嗎?有什麼注意事項?
通過治療后,病情雖然控制住了,但是還是會殘留一些癌細胞,因此有復發的可能,而不同的淋巴瘤,復發率不一樣。
想要降低淋巴瘤的復發率,一定要重視足療程規范治療,堅持遵循醫囑服藥,堅持長期隨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