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開胸 修復“心門” 鬆山醫院經導管二尖瓣鉗夾術順利開展

近日,重慶鬆山醫院心血管病醫院宋耀明、耿召華團隊順利開展高難度經導管二尖瓣鉗夾緣對緣修復術,為89歲超高齡患者,解決二尖瓣關閉不全,伴中-重度返流問題。作為重慶率先開展該技術的醫院之一,標志著心血管病醫院心臟瓣膜病介入診療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手術現場。重慶鬆山醫院供圖
據了解,89歲的江爺爺(化名)雙下肢水腫已有3年,但並未特別留意和診治。近期頻繁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直至一次突發休克,江爺爺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
相關檢查結果顯示:二尖瓣后葉脫垂並中-重度返流,同時存在主動脈竇增寬、主動脈瓣輕度返流、三尖瓣輕度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等情況。入院保守治療20余天,效果卻並不理想,為尋求進一步治療,前往重慶鬆山醫院心血管病醫院就診。
完善一系列心臟檢查,宋耀明、耿召華團隊考慮患者的情況或為急性二尖瓣腱索斷裂,導致二尖瓣脫垂伴關閉不全、中-重度返流。返流已進一步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嚴重低蛋白血症等,如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放在過去,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需要通過開胸手術修補或置換出問題的心臟瓣膜。然而患者超高齡,全身基礎情況差,近10年,更是先后經歷了髓關節置換、直腸癌切除、左下腹造瘘、前列腺切除等大手術。
宋耀明、耿召華團隊對病情進行多次研究評估,決定採用國內前沿的經導管二尖瓣鉗夾緣對緣修復術為江爺爺開展治療。
為全力保障手術順利開展,心血管病醫院團隊聯合呼吸內科、胸外科、泌尿疾病科、放射科、超聲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會診,充分評估術中可能遇到的難點與風險,進行分析和討論,制定完整而縝密的手術方案。
經充分術前檢查及准備,宋耀明指導,耿召華、副主任醫師張源萍為患者開展經導管二尖瓣鉗夾緣對緣修復術,麻醉科主任劉新偉、超聲科主任譚開彬等全程保駕護航,多學科團隊密切協作。
術中,克服房間隔穿刺空間不足、左心房操作空間受限等重重困難,耿召華借助Mitra Clip系統,以患者腿部的股靜脈作為通道,在食道超聲實時指導下完成房間隔精准穿刺,並將鉗夾導管輸送系統送至左心房,到達二尖瓣目標位置。
精密操作下,夾合器精准捕獲並夾合“失靈”的二尖瓣瓣膜,讓二尖瓣在收縮期時由大的“單孔”變成小的“雙孔”。
超聲顯示,二尖瓣返流從“中-重度”即刻變為“微量”,達到修復效果,手術成功。術后,患者心悸、胸悶、水腫等一系列症狀均迅速解除。
什麼是二尖瓣脫垂?
心臟相當於一個四室的房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間的“門”就叫二尖瓣,“門”開關正常,血液循環才能順暢進行。
二尖瓣脫垂就相當於這扇“門”年久失修,無法正常閉合,造成血流逆向流動,從而影響整個心臟功能及全身健康。(重慶鬆山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