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長江文明書館典籍展陳亮相,前期匯聚13省區市2000余冊書籍——

為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夯實文獻基礎

2023年09月13日08:44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9月12日,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長江文明書館典籍展陳現場。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9月12日,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長江文明書館典籍展陳現場。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9月12日,在2023長江文明論壇上,長江文明書館典籍展陳亮相。

該書館由市委宣傳部與市文化旅游委共同打造,目前匯聚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范圍涉及的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版的文庫、文叢,以及重慶圖書館收藏有關長江的珍貴古籍文獻等2000余冊書籍,全面展示長江文脈,為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夯實文獻基礎。

正式建成開館后,讀者可飽覽長江流域文化。

13省區市“大部頭”匯聚一堂

目前,長江文明書館收藏的圖書有3類,分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著作,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范圍涉及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青海13個省區市所出版的文庫、文叢,以及重慶圖書館收藏的有關長江的珍貴古籍。

508冊的《荊楚文庫》、414冊的《貴州文庫》、157冊的《巴蜀全書》、100冊的《重慶歷代方志集成》……來自13個省區市的文庫、文叢,講述了長江璀璨、獨特的歷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就拿《巴渝文庫》來說,作為重慶市文化建設重大工程,該文庫計劃總體出版圖書大約300種、1000余冊,將對厘清巴渝文化文脈,光大巴渝文化精華作出相當貢獻。

作為我市最大的文獻信息中心,重慶圖書館也從大量古籍中,精選出有關長江的珍貴古籍,入藏長江文明書館。如,編撰於清光緒年間的《峽江圖考》是我國首部航道標注完整、內容豐富具體的峽江水道地圖集。作者採用鳥瞰繪圖法,勾勒出當時的峽江航道以及兩岸的歷史古跡、人文景點。該書因其完整性、准確性和寫實性,為研究川江航運史、巴渝歷史地理等提供了珍貴的輿圖資料,直到今天還廣受重視。

助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將這些“大部頭”匯聚在一起,並非易事。

6月,在市委宣傳部組織協調下,重慶圖書館開始向全國各省區市宣傳部、出版社、圖書館廣泛收集當地編纂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庫、文叢。

得知重慶這一動作后,各省區市積極配合。湖北、貴州等省委宣傳部分別將已出版的全部《荊楚文庫》《貴州文庫》贈予長江文明書館﹔四川大學教授舒大剛向重慶圖書館捐贈已出版的全部《巴蜀全書》……

重慶圖書館館長任競介紹,長江文明書館可以更全面更系統地保存長江流域留存下來的豐富文化、文獻,並為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為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起到文化參考借鑒作用﹔成為我國同世界各國大河文明交流互動的窗口。

長江文明書館將是一個“展、藏、借、閱”相融合的復合式文化活動空間,主要以開展社會教育、文化展示、文明交流等活動為主。

具體來說,長江文明書館建成后,將繼續廣泛收集中外河流文獻,舉辦相關河流文化展覽,邀請知名專家舉辦河流文化講座,召開高質量大河文明論壇,拍攝河流文化電影、電視、紀錄片,開展中外大河文明交流互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出應有貢獻。

接下來,重慶將繼續深化書館建設,把書館打造成為長江文化的重要版本館,為璀璨多姿的長江文化、源遠流長的長江文明注入時代活力。(記者 趙迎昭)

(責編:黃凌、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