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人更容易得膽結石嗎?

膽結石又稱膽石症,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或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結石在膽囊內形成后,可刺激膽囊黏膜,不僅可引起膽囊的慢性炎症,而且當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膽囊管后,還可以引起繼發感染,導致膽囊的急性炎症。那麼,膽結石的高發人群有哪些?是不是肥胖的人更容易患膽結石?一起來看專家怎麼說。
“肥胖人群患膽結石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到4倍。”重慶北大陽光醫院膽囊外科主任密雷介紹,但體重下降過快,也容易患膽結石。因為體重突然大幅度下降,會讓膽汁分泌紊亂,增加膽結石發病風險。糖尿病、糖耐量異常也可能誘發膽固醇結石,糖尿病患者合並膽結石是正常人的2到3倍。
另外,女性患膽結石的幾率也大於男性。這是因為雌激素可以使膽囊的收縮功能下降,促進膽固醇增高,多種因素下使得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還需注意的是,年齡越大,患膽結石風險越大。60-69歲,發病率為38.6%,而80歲的人群,發病率則可達到53.3%。
膽結石有什麼症狀呢?密雷表示,一提起膽結石,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疼。其實疼只是膽結石比較典型的症狀,醫學上叫膽絞痛,經常發生在飯后,右上腹出現劇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症狀?是因為在進食后,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后,膽囊努力排出膽汁,但是結石卡在了膽囊開口的地方,造成膽囊內壓力突然增加,發生疼痛。
除此之外,膽結石還有很多其他的症狀,如肚子脹、說不清位置的輕度腹痛,尤其在進食油膩的食物后更明顯。
“膽結石症狀要區別於胃痛。因為症狀表現不典型,很多人就以為是胃病。膽結石一般在飯后更易引發疼痛,並且夜間發痛比較多。和胃病相比,按壓腹部,疼痛不能緩解反而加重。當然,還有部分人的膽結石沒有任何症狀,這就需要我們定期體檢,一旦發現有問題立即就醫。”
密雷提醒:減少高脂飲食,適當吃素是可以減少膽結石的發生幾率的,但如果吃得太素,完全不吃肉,反而可能增加膽結石發生風險。因為膽汁分泌主要是為了幫助消化脂肪,如果長期吃素,會使膽囊內膽汁過分濃縮瘀積,從而誘發膽結石。(重慶北大陽光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