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幫忙時,暴雨中吼了一聲,全村人都出來了”

“需要幫忙時,在暴雨中吼了一聲,全村人都出來了!” 提前發布的預警信息,加上村民間的默契和互助,讓這個留守老人偏多的村庄,在經歷了幾天的暴雨后,人人平安。
9月24日的下午,重慶市巫山縣巫峽鎮平安村,村支部書記盧光煒手拿鐵鏟,邊和村民一起清理道路,邊介紹情況。
“塌方把道路阻斷了,但經過我們應急隊伍和志願者近10個小時的緊急搶修,目前已經疏通,預計明后天就能完全恢復。”
9月20日—24日,巫山縣境內出現持續降雨天氣,全縣所有鄉鎮雨量均達150毫米以上。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巫峽鎮,量級為311.2毫米。
“前幾天我們就收到了氣象部門的預警。”提及前幾日的暴雨,盧光煒仍然心有余悸,但幸好有預警和提前准備——提前集合了村裡的應急志願隊伍,分工加強點位巡視,一旦遇到緊急突發情況,立即上報和採取預警措施。
平安村全村有1500余人,常年在家的有200余人,且其中老年人最多。盧光煒介紹,由於平安村比鄰長江,轄區內多有易產生滑坡的坡坎崖地帶。為應對防汛救災等應急工作,很多年前村裡就成立了20多人的應急志願隊伍,並建立了快速反應應急機制。
面對本次突發暴雨,在黨員的帶領下,一場場與暴雨對抗的救援在這個小村子裡展開。
62歲的張遠玲是獨居老人,她家的房子就在長江邊上。23日凌晨,老人發現一股山洪從房后山上泄下,不斷沖刷在屋后堡坎上。她慌亂中趕緊拿著鏟子,想挖一條水道將這股山洪引入長江。
豈料,家旁的圍牆又將水流阻擋住,眼看水就要漫入屋中。“啷個得了哦,從來沒見過山上來恁個大的水。”張遠玲急得要哭出來。
“莫怕,你讓開,我來。”正當張遠玲手足無措的時候,鄰居楊坤保拿著電鑽趕來了。他也是村裡的志願者,隔壁這位獨居老人是他特別關注的對象。
楊坤保與另外兩個村民黃國安、楊前華一起,冒著大雨將圍牆鑽開了一個大洞。水流嘩嘩流入長江,房屋安全了,“提前准備了工具,沒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場。”
張遠玲家的背后,有一段1.5公裡道路,這也是平安村村民出村的主要道路之一。本次大雨中,一段滑坡塌方將道路阻斷。盧光煒介紹,村裡的應急志願隊伍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手拿鐵鍬、鋤頭,並協調了挖掘機械,投入到道路搶修疏通中,“需要幫忙時,在暴雨中吼了一聲,全村人都出來了。”
“這次暴雨,這小小的排水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盧光煒指著道路兩邊的溝渠說,早在2016年,應急志願隊伍就建立了定時清理道路兩旁排水溝的維護機制,平時也很注重對排水溝的巡護工作,“這次暴雨中,更多的水流順著排水溝流走了,它保証了我們的道路沒有遭到更大的損失。”
“接下來,我們要進行道路排危等工作,還要幫助一些村民修繕家裡被暴雨破壞的畜牧用水水池。”盧光煒介紹,本次暴雨中,全村有5戶人家進水,有多個水池被暴雨和山洪侵襲,但整個暴雨中,沒有出現一人死亡、一人受傷,全部平安。
“我們都是一家人。”盧光煒又擦了擦頭上的汗,“放心,我們這裡沒問題,有我們應急志願隊伍在,有我們黨員在,就不會丟下任何一個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