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治療后為什麼要敷面膜?淺談醫美治療后的干性愈合與濕性愈合

皮膚創傷需要保持皮膚干燥,然而做完光電和水光項目后,醫生常常會囑咐進行面膜保濕,這是為什麼呢?
重慶聯合麗格美容醫院皮膚院長陳小玲表示,敷面膜利用的是濕性愈合的原理,讓傷口保持濕潤狀態,有利於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促進傷口的愈合。同時,濕性愈合還可以減少瘢痕的形成和色素沉著。
關於醫美治療后敷面膜的小問題
醫美治療即醫療美容治療,就是通過醫療的手段來達到美容的效果,所以醫美的效果會比護膚的效果更直接,但是醫美的創傷性也比護膚品大很多。
在各種醫美治療中,皮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損傷。這些損傷可能導致皮膚紅腫、疼痛和炎症,做完醫美之后,皮膚創面的保濕降溫與創面修復是非常關鍵的。
醫美治療后,敷面膜就是恢復的第一個關鍵步驟,面膜的效果不僅僅是鎮定降溫,還具有促進創面愈合,減少色沉,降低炎症的效果。
面膜的鎮定效果
在醫美治療后,特別是進行了剝脫性治療,如激光、化學剝脫等,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等不適反應。此時,使用醫美面膜可以起到鎮靜、舒緩的作用,緩解皮膚出現的干燥和燒灼感。
濕性愈合,更快恢復,更少色沉
皮膚創口需要保持干燥,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然而醫美項目后敷面膜不是不利於傷口的干燥嗎?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陳小玲介紹,創口愈合其實分為干性愈合和濕性愈合是兩種方式。
干性愈合是指在創口處形成一層干痂,痂下肉芽組織逐漸生長並填充創口。但是,干性愈合的創口容易裂開,且愈合時間較長。
干性愈合就像是烤面包,外部干燥水分很少,面包會逐漸變干,形成一層硬殼,這層硬殼可以保護面包內部的柔軟和濕潤。這種過程就像是干性愈合,需要耐心等待,等到傷口結痂,然后脫落,形成新的皮膚。
濕性愈合則是通過使用各種敷料和藥物,為傷口提供濕潤的環境,促進新生組織生長和減少疤痕形成的方法,降低色沉風險,減輕不適感,並提高美觀效果,加快傷口愈合。
濕性愈合就像是在煮面條,整體都處在濕潤的環境當中,在煮面條的過程中,面條會逐漸變軟,吸收湯汁中的水分和養分,濕性愈合在愈合的過程中要保持傷口濕潤,然后逐漸愈合。
醫用面膜的使用正是利用了濕性愈合的原理,通過為皮膚提供濕潤的環境,促進皮膚的愈合和保養,降低色沉的風險。
做完治療面膜應該怎麼敷
1.必須是械字號面膜,保証無菌的條件,因為本身治療有創傷,保持創口的無菌條件是必需的,所以一定要用無菌械字號面膜。械字號面膜殘留液不需要清洗,清潔雙手后,輕輕拍打按摩致其吸收。
2.治療當天,可以連續敷3次及以上的面膜,直到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可以直接敷保留時間比較長的水晶面膜。
3.治療后3天內,建議早晚各敷一貼面膜。如果有條件可以中午也敷一貼。沒有條件可以早晚敷面膜。
4.治療后一周內,建議至少每天晚上一貼面膜,完成一個周期的術后護理階段。
5.以上方案僅適用健康皮膚的護理,敏感肌除外﹔特殊肌膚問題的治療,還是需要遵醫囑,根據醫生的具體建議進行護理。(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