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你問我答
征信修復有哪些套路?新市民如何維護個人良好征信?招商銀行專業人士為你解答!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証監會、國家網信辦聯合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活動。教育宣傳月期間,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金融消保你問我答”系列公益宣傳,邀請銀行、保險公司、証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相關專業人士,向廣大金融消費者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示金融風險,倡導理性消費、價值投資觀念,傳播金融正能量。
新市民扎根新城市創業就業過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該類群體有貸款、就業等需求,通過“征信修復”“代理維權”等套路欺騙消費者,損害其合法權益。征信修復究竟有哪些套路?新市民該如何維護個人良好征信?招商銀行重慶分行零售信貸部零售信貸客戶經理蘇杭為你解答——
謊言1:個人信用記錄可以修復
無論是征信機構還是商業銀行等信息提供者,都無權隨意更改、刪除征信報告上展示無誤的不良信息。信息主體認為征信機構採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
謊言2:短期逾期補足欠款就不上報征信記錄
征信報告客觀記錄信貸事實等信用信息,隻要逾期事實發生,都會在征信報告中客觀記錄。
謊言3:存在征信系統黑名單之說
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給予失信信息主體保護和重新開始的機會。
新市民朋友們該如何維護個人良好征信呢?
一是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和理性借貸意識,選擇正規機構及渠道獲取金融服務﹔合理合規使用信用卡、小額貸款等消費信貸服務,切勿過度借貸導致無法還款,影響個人征信。
二是要遠離“套路貸”“砍頭息”等不良網絡貸款,警惕一些不良機構或平台在營銷過程中混淆概念,以“免息”“零首付”等說辭隱瞞實際息費成本的行為。對於貸款事宜,要合理安排還款時間,避免拖延或遺忘還款導致逾期,影響個人征信。
三是切勿把銀行卡號、密碼、驗証碼等重要信息隨意泄露他人,切勿相信“征信修復”“代理維權”等虛假騙局,更不要參與編造虛假信息、偽造証明材料等“惡意”投訴,造成資金財產損失。
2023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正在如火如荼開展,招商銀行重慶分行在監管機構指導下,秉承“金融為民”的初心,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聚焦“一老一少一新”,全行線上線下一盤棋,通過圖文漫畫、動畫視頻、主題活動,結合“五進”活動上好“金融消保五課堂”,聚合力、謀創新、求實效,共同傳遞金融正能量,為民辦實事、護權益。(招商銀行重慶分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