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積水退去后 村裡開來收割機助搶收

2023年09月26日07:43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九月二十五日,巫山縣永安村,收割機開進村裡助農搶收。通訊員 陳久玲 攝\視覺重慶

九月二十五日,巫山縣永安村,收割機開進村裡助農搶收。通訊員 陳久玲 攝\視覺重慶

9月25日一大早,初升的太陽照亮了巫峽。在距離巫山縣城60多公裡的廟宇鎮永安村,田間地頭已是一派忙碌景象:農機手駕駛著收割機往復作業,村民正在政府幫助下忙著搶收,力爭將暴雨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我們這裡從22日開始持續降雨,到23日午后,稻田就成了一片汪洋。”70歲的張祥典是永安村七組村民,種有2畝稻田。他回憶,降雨的第一天,稻田尚未形成積水,經過一天多的持續大雨,離稻田約300米遠的一條河溝開始倒灌,加之仍在下個不停的大雨,逐漸在地勢平坦的稻田形成一米多深的積水,大片稻田被淹。“持續下這麼長時間的大雨,以前沒遇到過,稻田被淹這麼深,更是從來沒有過。”張祥典說。

同張祥典一樣,永安村村民陳宏平、張平、魏祖發等種植戶,都在這場大雨中受了災。魏祖發說,遭積水淹沒浸泡的稻谷,顏色會偏紅發暗,賣不出好價錢。但讓大家感到慶幸的是,積水比想象中退去要快,政府的幫助也來得非常及時。

據永安村黨支部副書記袁林介紹,全村共有水稻種植面積1200余畝,約有380畝在本輪持續降雨過程中受災。

“今年以來實施的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在這次水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袁林告訴記者,過去,這塊稻田隻有3條寬40厘米、深50厘米的溝渠,今年通過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原有的溝渠被擴寬至80厘米,加深至70厘米,並在頂部加蓋形成通道,3條溝渠清淤除渣后,與鄰近的永安河相連通。“如果沒有實施這項改造工程,像這麼深的積水和這麼大的淹沒區,消退至少需要兩天兩夜,而這次隻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為搶收贏得了時間。”

24日下午,永安村被淹沒的稻田裡的積水逐步消退。一大早,由鎮上統一安排的收割機就開進了田裡。經過梳理,村裡將被完全淹沒、成熟度高、遭遇病虫害易倒伏的400畝稻田,作為優先搶收對象,爭取用兩天時間,完成600畝搶收任務。為將村民損失降到最低,永安村與鄰近2個村共建的水稻烘干塔,也將很快投入使用,幫助減災救災。

廟宇鎮黨委書記唐宇介紹,本輪持續降雨以來,廟宇鎮共有2335畝水稻被淹,其中倒伏的有491.5畝,另有210畝其他農作物受損。現已組織干群修復好所有損毀公路和河溝,目前正在全力搶收受災水稻。(記者 劉翰書 首席記者 陳維燈)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