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金融消保你問我答

有哪些常見的養老詐騙套路?如何防范?華夏銀行專業人士為你解答!

2023年09月27日15:15 |
小字號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証監會、國家網信辦聯合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活動。教育宣傳月期間,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金融消保你問我答”系列公益宣傳,邀請銀行、保險公司、証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相關專業人士,向廣大金融消費者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示金融風險,倡導理性消費、價值投資觀念,傳播金融正能量。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較弱、信息閉塞、辨別能力不強等特點,打著“服務老人”“關愛老人”的旗號,對其設置陷阱、實施詐騙。

那麼,有哪些常見的養老詐騙套路?如何防范?華夏銀行重慶分行辦公室消費者權益保護崗李偉嫻為你解答——

常見的養老詐騙套路有這些:

“投資理財”騙局

不法分子以高回報、低風險為誘餌,誘騙老年人加入虛假投資平台,並假冒“導師”“內部人員”誘導其進行投資,以小額返利讓老年人初嘗甜頭,然后“放長線釣大魚”不斷誘導其加大投資金額,最終無法提現。

“以房養老”騙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養老”為名,誘騙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再把借來的錢拿去買其所推薦的理財產品。一旦資金鏈斷裂或公司跑路,將面臨高額債務,無力償還“借款”時,房子將被收回,最終房財兩空。

“代辦社保”騙局

不法分子謊稱認識社保局等部門工作人員或冒充銀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謊稱可以代為補繳“社保”,代辦“養老保險”等,在收取“代辦費”“社保費”等費用后,攜款跑路。

“文玩收藏”騙局

不法分子以幫助老年人拍賣其收藏品為誘餌,虛構高價,誘騙老年人委托代為拍賣,收取高額“服務費”。或是將公司的劣質工藝品冒充為高檔收藏品,虛假承諾短期內會大幅增值且公司會高價代售或回購,誘騙老年人高價購買。

“養生保健”騙局

不法分子以免費體檢、領取獎品為誘餌,吸引老年人參加“健康講座”“專家義診”等活動,以“祖傳秘方”“特供專供”為噱頭,虛構或夸大產品功效,誘騙老年人購買“保健品”。

提供“養老服務”騙局

不法分子以預售養老床位、虛構養老服務項目等名義,通過承諾高息回報、享受床位優先居住權、入住打折、繳納會費等,誘騙老年人大額預存消費投資,詐騙老年人錢財。

投資“養老項目”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鼓動老年人投資養老保險項目、投資開辦養老院、購買養老公寓、入股養生基地、售后定期返利、高額分紅等方式,誘騙老年人錢財。

“黃昏戀”騙局

“黃昏戀”騙局是“殺豬盤”的一種,不法分子利用單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獨的特點,通過網絡或短信交友發展為“戀愛關系”,再編造各種理由索要錢財。

“低價旅游”騙局

不法分子以“低價游”“免費游”為噱頭,通過強制、誘導、捆綁銷售等手段,誘導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誘騙老年人投資理財產品,或是吸引其注冊會員、預交費用等。

如何防范?

老年朋友要主動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擦亮眼睛看清楚,做好“五要”:

一要看養老服務、養老項目或者是投資是否由具有正規資質的機構提供。任何個人私下、電話、網絡進行推銷的,不聽、不信、不參與,必要時可向有關部門先行咨詢。

二要抵制高利益誘惑。投資高額返利項目,動用大額資金前要看收益是否符合正常市場規律,不要盲目被高收益誘惑,時刻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處處可能是陷阱”,牢牢捂緊自己的“錢袋子”。

三要拒絕聽信所謂的“熟人”“能省錢”等謊言。辦理任何業務項目,應通過相關部門、社區等了解國家和當地政策規定,到相關部門按照程序依規辦理,不要輕易相信他人能代辦而把錢款交給他人。

四要端正保健理念。從正規的渠道獲取科學的保健常識,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不輕信所謂能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以防被忽悠“入坑”。

五要保持家人間多溝通商量。遇事多和子女、親屬商量,平時多了解防詐騙知識,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華夏銀行重慶分行始終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行聚焦發力、齊心協力,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向廣大客戶提供更加安全、高效、規范、優質的金融服務。(華夏銀行重慶分行)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