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金融消保你問我答

金融消費者如何才能遠離過度借貸透支消費?恆豐銀行專業人士為你解答!

2023年09月27日15:16 |
小字號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証監會、國家網信辦聯合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活動。教育宣傳月期間,人民網重慶頻道特別推出“金融消保你問我答”系列公益宣傳,邀請銀行、保險公司、証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相關專業人士,向廣大金融消費者普及基礎金融知識、提示金融風險,倡導理性消費、價值投資觀念,傳播金融正能量。

明明聲稱“日息低”“零息分期”,最后卻惹來高額“違約金”,面臨還款壓力和維權困難,甚至遭受暴力催收,這該怎麼預防呢?當前,信用卡、小額信貸等個人消費信貸服務與各種消費場景深度綁定,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生活、減輕了即時的支付壓力,但消費者若頻繁、疊加使用消費信貸,很容易引發過度負債、征信受損等風險。如何才能遠離過度借貸透支消費呢?恆豐銀行重慶渝北支行行長王婭為你解答——

防范過度信貸透支消費風險,需做到以下“三要”:

一要理性消費,量入為出。某些過度宣揚的“借貸消費”“超前享受”等行為,不值得廣大消費者提倡和效仿。應當根據自身收入水平,正確評估自我經濟承受能力,做好收支籌劃。信用卡持卡人要理性使用信用卡,不過度透支、不違規套現,盡量少用“余額代償”等方式“拆東牆,補西牆”,切勿通過辦理多張信用卡來“以卡養卡”,對信用卡透支一定要及時償還,避免對個人信用記錄造成負面影響。

二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借貸服務。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額信貸等服務,不把消費信貸用於非消費領域,看清借貸產品內容,知悉借貸息費、價格、期限、還款方式等和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信息。切勿“以貸養貸”“多頭借貸”,警惕“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傳,注意防范貸款營銷宣傳中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息費標准等手段。

三要提高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在消費過程中提高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認真閱讀合同條款,不隨意簽字授權,注意保管好個人重要証件、賬號密碼、驗証碼、人臉識別等信息。對透明的電話、郵件、推銷行為保持警惕,不在可疑網站提供個人重要信息,防范詐騙風險、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恆豐銀行重慶分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牢記理性消費,莫讓過度負債透支美好未來。(恆豐銀行重慶分行)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